苏三山 [ sū sān shān ]
三峰 [ sān fēng ]
(一)、三山峰。指华山之莲花、毛女、松桧三山峰。(二)、三山峰。指江苏三茅山之大茅、中茅、小茅三山峰。(三)、华州之…
吴县 [ wú xiàn ]
县名。在江苏省上海市西。旧为吴县、元和、长洲三县及太湖、靖湖两厅。因境内有姑苏山、姑苏台,故旧称为「姑苏」。
雕花楼 [ diāo huā lóu ]
以木雕及砖雕为其特色的建筑楼馆。古雕花楼在江苏境内只存三处,一处在苏州金庭镇,一处在苏州东山镇,一处在泰州市高港区。…
三休亭 [ sān xiū tíng ]
(1). 唐 司空图 所筑,在 中条山 王官谷 。参见“ 三休 ”。(2). 宋 临安 玲珑山 亦有 三休亭 。 宋…
试剑石 [ shì jiàn shí ]
(一)、石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传说 秦王 或 吴王 试剑于此。见 宋 范成大《吴郡志·虎邱》。(二)、石名…
岝崿 [ zuò è ]
(一)、山势高峻貌。(二)、急疾貌。(三)、山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南。相传春秋吴王僚葬此。
三茅 [ sān máo ]
(一)、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二)、指传说中修仙得道的茅君三兄弟。(三)、山名。亦称茅山、句曲山。在江苏省句容县…
大彭 [ dà péng ]
(一)、古国名。在今江苏铜山县,县西有大彭山。(二)、指彭祖。相传其寿八百岁。(三)、复姓。
欎蟠 [ yù pán ]
连绵蟠曲貌。 宋 苏洵 《忆山送人》诗:“往求与识面,復见山欎蟠。絶壁横三方,有类大破鐶。”
女起解 [ nǚ qǐ jiè ]
戏曲剧目。明代故事戏。叙名妓苏三自王金龙离去后,矢志不接一客。被鸨儿卖给山西富商沈燕林作妾,沈妻与赵监生私通,毒死沈…
恋三宿 [ liàn sān xiǔ ]
同“三宿恋”。清 袁枚《腊月十四日别苏州还山作》诗:“不是伊桑恋三宿,只愁 丁 鹤别千年。”
圌山 [ chuí shān ]
山名。在 江苏 镇江市。形势险要,宋 在此置 圌山寨。建炎 三年,韩世忠 驻军于此,防 金 兵由海路进攻 江 浙。
綫溜 [ xiàn liū ]
细长的山泉流水。宋 苏轼《庐山二胜·栖贤三峡桥》诗:“吾闻 太山 石,积日穿綫溜。”清 魏源《剑阁》诗之一:“綫溜泻…
崑山 [ kūn shān ]
山名:(1) 位于江苏省松江县西北。(2) 江苏省崑山县西北的马鞍山,唐天宝中改名为「崑山」。(3) 崑仑山的简称。…
姑余 [ gū yú ]
(一)、山名。即姑苏山。(二)、海名。
荷华 [ hé huá ]
荷华是中国汉语里的词汇,出自《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苏洵 [ sū xún ]
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蒋山 [ jiǎng shān ]
即 钟山。又名 紫金山,在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北。汉 末有 秣陵 尉 蒋子文 逐盗死于此,三国 吴 孙权 为立庙于 …
韦应物 [ wéi yīng wù ]
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后为滁州、江州、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以写田园山水诗著名…
茅岭 [ máo lǐng ]
即 茅山。山在今 江苏省 句容县 境内。
善卷山 [ shàn juàn shān ]
善卷山(位于江苏宜兴),一名龙岩,下有善卷洞,是产丹砂钟乳,洞名有三,孙吴时所开。
绿水桥 [ lǜ shuǐ qiáo ]
位于苏州山塘街。
三苏 [ sān sū ]
宋 文学家 苏洵 及其子 轼 、 辙 俱以文名,世称三 苏 。 宋 苏轼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之三:“毡毳年…
三茅君 [ sān máo jūn ]
道家传说中的三神仙,即 茅盈 及其弟 茅固、茅衷。据传为 汉景帝 时 咸阳 人,先后隐 句曲山(后名 三茅山,简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