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之眼 [ jié zhī yǎn ]
贤劫 [ xián jié ]
佛教语。梵语bhadrakapa。指有 释迦佛 等千佛出世的现在劫。与过去庄严劫、未来星宿劫并称为三大劫,为佛教宏观…
住劫 [ zhù jié ]
佛─四劫之一。谓自成劫至坏劫间,此界有情住之一期也。
劫烬 [ jié jìn ]
劫灰。佛教谓坏劫之末有水、风、火大三灾,劫烬即劫灾后的馀灰。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设 重云 之讲,开 士林 之学…
色尘 [ sè chén ]
佛教语。“六尘”之一。即眼根(视觉)所触及的尘境。唐 李绅《题法华寺》诗:“色尘知有数,劫烬岂无年。”参见“六尘”。
累劫 [ lèi jié ]
连续数劫。谓时间极长。劫,梵语kalpa之音译劫波的略称。
劫风 [ jié fēng ]
佛教语。坏劫之末有水、风、火三劫灾。劫风即劫灾中的风灾。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佛光乃定果之光,虽劫风不可…
赤明 [ chì míng ]
道教指天地开辟以后用来计时的年号之一。《隋书·经籍志四》:“﹝道经﹞以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
三灾 [ sān zāi ]
佛教谓劫末所起的三种灾害。刀兵、疫疠、饥馑为小三灾,起于住劫中减劫之末;火、风、水为大三灾,起于坏劫之末。见《俱舍论…
贽殿遮那 [ zhì diàn zhē nà ]
天劫之火剑。
末劫 [ mò jié ]
(一)、佛教语。谓末法之劫。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八:“庆历 中,齐州 言:有僧 如因,妖妄惑人,輒称正法一千年一…
劫主 [ jié zhǔ ]
抢劫的主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歷十餘年,时所在劫盗, 昭之 被横録为劫主,繫狱 餘杭 。”
大劫 [ dà jié ]
◎ 大劫 dàjié[serious disaster] 大劫难。本为佛教用语详细解释(…
劫剽 [ jié piāo ]
亦作“ 劫摽 ”。亦作“刦剽”。犹抢劫。 汉 蔡邕 《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方今郡县盗贼,劫摽人财,攻犯官民,…
遇劫 [ yù jié ]
遭遇劫难。《封神演义》第七八回:“遇劫黄冠遭劫运,堕尘羽士尽尘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初拟登…
劫杀 [ jié shā ]
劫持并加以杀害。《韩非子·二柄》:“故劫杀拥蔽之主,非失刑德而使臣用之而不危亡者,则未尝有也。”《后汉书·皇后纪上·…
棋劫 [ qí jié ]
亦作“棊劫”。围棋的劫争。亦用以喻争战。《周书·儒林传·乐逊》:“譬犹棊劫相持,争行先后,若一行不当,或成彼利,诚应…
劫略 [ jié lüè ]
(1).以威力胁迫。《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然 汉王 起 巴 蜀 ,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 项羽 灭之。”《汉书…
历劫 [ lì jié ]
佛教语。谓宇宙在时间上一成一毁叫“劫”。经历宇宙的成毁为“歷劫”。后统谓经历各种灾难。南朝 梁 沉约《为文惠太子礼佛…
要劫 [ yào jié ]
胁迫劫持。《后汉书·逸民传·井丹》:“﹝ 阴就 ﹞乃诡説五王,求钱千万,约能致 丹 ,而别使人要劫之。” 宋 司马光…
火劫 [ huǒ jié ]
佛教语。坏劫中的“大三灾”之一。谓劫火洞烧,直至光音天。《法苑珠林》卷三引《观佛三昧经》:“无日月星宿,亦无昼夜,唯…
六贼 [ liù zéi ]
(一)、谓危害天下的六种恶人。(二)、指北宋末之蔡京、朱勔、王黼、李彦、童贯、梁师成六人。他们结党营私,危害国家,被…
劫余 [ jié yú ]
◎ 劫余 jiéyú(1) [survivals of a disaster]∶劫掠后的…
无量劫 [ wú liàng jié ]
佛教谓计数不尽的时节。佛经言天地从生成至毁灭为一劫。《隋书·经籍志》:“一成一败,谓之一劫,自此天地已前,则有无量劫…
小劫 [ xiǎo jié ]
(一)、佛教语。释氏以“劫”(劫波)为假设的记时之号。谓人的寿命从十岁增至八万,复从八万还至十岁,经二十返为一小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