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 [ tāi xī ]
(一)、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后汉书·方术传下·王真》:“年且百岁,视之面有光泽,似未五十者。自云:‘周流登五岳名山…
导引胎息 [ dǎo yǐn tāi xí ]
导引,一种运用俯仰、屈伸筋骨、关节,以及呼吸调息等各种运动,使身体血气畅通舒适,以促进健康的养生术。胎息,不以口鼻嘘…
胎袭 [ tāi xí ]
犹胎息。
息胎 [ xī tāi ]
胎养 [ tāi yǎng ]
(一)、养育。(二)、犹胎息。
息胞 [ xí bāo ]
胞,胎盘。息胞指胎儿出生后,胎盘停留在子宫内一小时以上,仍不能自动排出的情况。主要由于产妇身体虚弱,子宫无力收缩,或…
炁海 [ qì hǎi ]
人体部位名。有上下之分。上气海即膻中,下气海即下丹田。道教以为丹田为生气之源,故称。见《诸真圣胎神用诀·玉云张果老胎…
胞胎 [ bāo tāi ]
(一)、犹胞衣。常指娘胎。《参同契》卷下:“若男生而伏,女偃其躯,禀乎胞胎,受气元初。”晋 葛洪《抱朴子·释滞》:“…
凡胎浊体 [ fán tāi zhuó tǐ ]
凡胎浊体(凡胎濁體) 见“ 凡胎浊骨 ”。
娩出 [ miǎn chū ]
胎儿、胎盘和胎膜等从母体内产出来
品体 [ pǐn tǐ ]
即品胎。一胎三子。
水衣 [ shuǐ yī ]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也叫衣胞或胎衣。
胞衣 [ bāo yī ]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也叫胎衣、衣胞。
脱骨换胎 [ tuō gǔ huàn tāi ]
脱骨换胎 见“ 脱胎换骨 ”。
胎衣 [ tāi yī ]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胎衣。入药时叫紫河车。
备胎 [ bèi tāi ]
备用车胎的缩称。参见「备用车胎」条。如:「那辆跑车换上备胎,继续前进!」
轮带 [ lún dài ]
即轮胎。详“ 轮胎 ”。英文翻译1.tyre
娘胎 [ niáng tāi ]
怀着胎儿的母体。人尚未出生,说“在娘胎里”;已经出生,说“出了娘胎”;生来就具有某种特征,说“从娘胎带来的”。
胎质 [ tāi zhì ]
未涂釉的瓷骨称为胎,因为做胎的泥有精粗之分,故胎也有各种名目。
早产儿 [ zǎo chǎn ér ]
孕妇怀胎尚未足月,即产下的胎儿。
催生药 [ cuī shēng yào ]
药名。《产科发蒙·卷三》:「临产,子头近人门,以壅尿道,虽力息才来,未免期,而反多与催生汤药,膀胱为之努胀而压胎,因…
陶衣 [ táo yī ]
俗称护胎釉。涂抹在陶器胎釉之间的薄层泥浆。作用是保护陶胎,美化陶面。
人工流産 [ rén gōng liú chǎn ]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用药物、物理性刺激或手术方法使胎儿脱离母体,以终止妊娠,称人工流产。也叫堕胎,通称打胎。
母胎多血 [ mǔ tāi duō xuè ]
“母胎多血”其实是母胎多血质的意思。
胎膜 [ tāi mó ]
包裹在胎儿外面的膜状物,作用是保护胚胎,并帮助胚胎吸收养料和排除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