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搔 [ jiè sāo ]
疥疮。
瘑疥 [ guō jiè ]
疥疮。
疮疥方 [ chuāng jiè fāng ]
疮疥之疾 [ chuāng jiè zhī jí ]
疮疥之疾(瘡疥之疾) 喻轻微的祸患。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死忠》:“ 齐 不过疮疥之疾,幸而胜之,不过小喜。”
独炼硫 [ dú liàn liú ]
是一种药名,主治疥疮湿疮痒者。
弘济膏 [ hóng jì gāo ]
一种药名,主治下部浸注疮疥,及上部头面蚀等疮。
痏疥 [ wěi jiè ]
瘢痕和疥疮。比喻小事。
干隔涝汉子 [ gān gé lào hàn zi ]
(一)、犹言不三不四、不干不净的人。干,同“乾”;隔涝,疥疮。(二)、乾隔澇漢子:患干疥疮的人。比喻不干不净的人。《…
蚧搔 [ jiè sāo ]
即疥疮。蚧,通“ 疥 ”。《后汉书·鲜卑传》:“夫边垂之患,手足之蚧搔;中国之困,胷背之瘭疽。”按, 汉 蔡邕 《难…
水黄膏 [ shuǐ huáng gāo ]
一种药名,主治一切疥疮,不用臭硫黄者。
苛痒 [ kē yǎng ]
(一)、疥疮,一种刺痒的皮肤病。(二)、用以比喻疾苦。
脓窠疮疥方 [ nóng kē chuāng jiè fāng ]
刺梨叶 [ cì lí yè ]
中药,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叶片,主治疗疥,痈,金疮。
疥螨 [ jiè mǎn ]
寄生虫,体很小,椭圆扁平,身上有毛,有四对脚,脚上有吸盘。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的皮肤下,引起疥疮。也叫疥虫。
乾隔涝汉子 [ gān gé lào hàn zi ]
患干疥疮的人。比喻不干不净的人。《水浒传》第二回:“他平生专好惜客养閒人,招纳四方乾隔涝汉子。”
痒疥 [ yǎng jiè ]
疥疮。《周礼·天官·疾医》:“夏时有痒疥疾。” 明 宋濂 《送戴原礼还浦阳序》:“四时之病:春之痟首,夏之痒疥,秋之…
痒疮 [ yǎng chuāng ]
疥疮又称痒疮,是由于疥虫感染皮肤(挖掘隧道的机械伤害及其分泌毒汁的刺激)引起的皮肤病,它是可以通过性传播的,尤其在青…
疥骆驼 [ jiè luò tuó ]
生疥疮的骆驼。喻不为人喜爱的事物。《北史·刘昼传》:“ 子才 曰:‘君此赋,正似疥骆驼,伏而无娬媚。’” 清 王士禛…
漂疽 [ piāo jū ]
即瘭疽。脓疮之类。漂,通“ 瘭 ”。《庄子·则阳》:“漂疽疥癕,内热溲膏是也。” 成玄英 疏:“漂疽,热毒肿也。癕,…
苦楝根皮 [ kǔ liàn gēn pí ]
药材苦楝根皮的基源为楝科植物楝和川楝的树皮及根皮,主治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阴道滴虫病、疥疮、头癣等症状。
硫磺膏 [ liú huáng gāo ]
拼音:liú huáng gāo 解释:硫磺膏主要用硫磺与凡士林混合配制而成。中药学认为…
大风子 [ dà fēng zǐ ]
常绿乔木,果实象球,种子卵形。种子榨的油叫大风子油。中医用其种子或油为祛风杀虫药,性热,有毒,主治麻风、恶疮、疥癣等…
疥虫 [ jiè chóng ]
生长在人体的皮肤下引起疥疮的寄生虫。体长约0.4毫米,椭圆扁平,身上有毛,有四对脚,脚上有吸盘。《何典》第四回:“和…
患处 [ huàn chù ]
长疮疖或受外伤的地方。
溃引 [ kuì yǐn ]
溃烂漫延。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背疽方二》:“疮在下,空心服。疮自破出脓,更不溃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