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竹 [ mǐn zhú ]
俱那异 [ jù nà yì ]
即俱那卫。也写作“拘那夷”。 清 周亮工 《闽小纪·夹竹桃》:“ 曾师建 《闽中记》:‘南方花,有北地所无者:闍提、…
十日平原 [ shí rì píng yuán ]
比喻朋友连日欢聚。汪洋《归途奉怀闽中诸友用去岁留别闽中诸友韵》:“海南重见又相离,我本天涯唱《竹枝》。十日平原留不醉…
箬竹 [ ruò zhú ]
竹名,也叫篛竹。竹之一种。叶片巨大,质薄,多用以衬垫茶叶篓或作各种防雨用品,也用以包裹粽子。 元 李衎 《竹谱详录·…
定光佛杖 [ dìng guāng fó zhàng ]
即佛面竹。清施鸿保《闽杂记》卷十一:“佛面竹,长一二丈,粗及把,节甚疏,每节有一佛面,眉目口鼻皆具,可以为杖。出龙巖…
凤竹 [ fèng zhú ]
(1).即凤尾竹。 唐 武三思 《奉和过梁王宅即目应制》:“凤竹初垂籜,龟河未吐莲。” 闽 徐夤 《和尚书咏烟》:“…
闽剧 [ mǐn jù ]
也叫福州戏。福建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闽中、闽东和闽北各地。
洛闽 [ luò mǐn ]
洛闽洛学和闽学的合称即程朱理学。
夭寿仔 [ yāo shòu zǎi ]
属于闽南语,台闽汉字读作iáu-siū-á.又写作殀寿仔。
闽粤 [ mǐn yuè ]
(1).同“ 闽越 ”。《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闽粤》:“ 吴王 子 驹 亡走 闽粤 ,怨 东甌 杀其父,常劝 闽…
攒丛 [ zǎn cóng ]
丛聚。 南朝 梁 江淹 《闽中草木颂·栟榈》:“异木之生,疑竹疑草,攒丛石逕,森蓯山道。” 唐 李适 《答宋十一崖口…
台语 [ tái yǔ ]
闽南语(Manlam ngy;白话字:Bân-lâm-gú),…
柴竈 [ chái zào ]
烧柴禾的锅灶。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熏炕》:“江 南柴灶,闽 楚 竹炉,所需不啻什百也。”巴金《<将军集>序》:…
福州戏 [ fú zhōu xì ]
闽剧。
闽越 [ mǐn yuè ]
(一)、古族名。古代 越 人的一支。秦 汉 时分布在今 福建 北部、浙江 南部的部分地区。秦 以其地为 闽中郡。其首…
查甫 [ chá fǔ ]
闽南方言。指男人。
朱竹 [ zhū zhú ]
(1).朱笔画的竹,亦指红色的竹。朱笔画竹,始于 宋 苏轼 , 苏轼 在试院时,兴至无墨,遂用朱笔画竹,别有风韵,后…
林基 [ lín jī ]
字孟高,闽县人。
老神在在 [ lǎo shén zài zài ]
是由闽南话的谚语而来。在在,度在,在闽南语里的是“坚固、稳重、平和”的意思。
吴郡星郎 [ wú jùn xīng láng ]
吴地杨梅的美称。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中:“闽士赴科,吴人赴调,各以乡产自夸;闽曰荔支,吴曰杨梅。有题壁曰:‘闽乡玉女…
落雨 [ luò yǔ ]
闽南方言。指下雨。
闽川 [ mǐn chuān ]
指 闽 地的河川。
查某 [ chá mǒu ]
闽南方言。指女人。
闽虻 [ mǐn méng ]
泛指蚊虫。闽,通“ 蟁 ”。 汉 王充 《论衡·感虚》:“使贤者处深野之中,闽虻能不入其舍乎?”
名蓝 [ míng lán ]
有名的伽蓝。即名寺。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四六:“﹝八月八日﹞登 华严 罗汉阁 ……皆极天下之壮丽,虽 闽 浙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