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槌 [ gǔ chuí ]
敲鼓用的棒
鼓鞄 [ gǔ páo ]
鼓槌。
鼓桴 [ gǔ fú ]
鼓槌。
颤杖 [ chàn zhàng ]
小鼓槌。
玉枹 [ yù fú ]
鼓槌的美称。
桴鼓相应 [ fú gǔ xiāng yìng ]
用鼓槌打鼓,鼓即发声。比喻上呼下应,紧密配合。《汉书·李寻传》:“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桴鼓之相 应也。” 桴…
槌鼓 [ chuí gǔ ]
擂鼓,击鼓。
秉枹 [ bǐng bāo ]
执握鼓槌。《国语·吴语》:“王乃秉枹,亲就鸣鐘鼓。”
扬枹 [ yáng bāo ]
亦作“扬桴”。举起鼓槌。
摇槌 [ yáo chuí ]
唱莲花落用的鼓槌。
土桴 [ tǔ fú ]
土制的鼓槌。古乐器。
桴止响腾 [ fú zhǐ xiǎng téng ]
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响。
桴革 [ fú gé ]
鼓槌与战甲。犹兵革。桴,通“枹”。
蒉桴 [ kuì fú ]
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
枹止响腾 [ fú zhǐ xiǎng téng ]
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响。
拨浪鼓 [ bō lang gǔ ]
玩具,带把儿的小鼓,来回转动时,两旁系在短绳上的鼓槌击鼓做声。也作波浪鼓。
桴鼓 [ fú gǔ ]
(一)、鼓槌与鼓。比喻相应迅速。(二)、指战鼓。(三)、指警鼓。用于报警告急。(四)、乐鼓的一种。
博浪鼓 [ bó làng gǔ ]
即不浪鼓。一种玩具。带柄的小鼓,来回转动时,两旁系在短绳上的鼓槌击鼓作声。
都昙鼓 [ dōu tán gǔ ]
古 天竺 伎乐器名。《旧唐书·音乐志二》:“都曇鼓,似腰鼓而小,以槌击之。”
卜浪鼓 [ bǔ làng gǔ ]
带把的手鼓,鼓身两旁有短绳系槌,来回转动时,鼓槌击鼓作声。陈伯吹《小珍看蛟去》:“卖货郎一边揩着头上的汗,一边还摇着…
鼓槌体 [ gǔ chuí tǐ ]
枹鼓相应 [ fú gǔ xiāng yìng ]
鼓槌敲鼓,鼓即发音。比喻配合紧密。《汉书.卷七五.李寻传》:「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枹鼓之相应也。」
堂鼓 [ táng gǔ ]
也叫同鼓。击奏膜鸣乐器。鼓身木制,两面蒙牛皮,用木槌敲击。常用于民间吹打乐、戏曲音乐和歌舞伴奏。
槌牛 [ chuí niú ]
谓击杀牛。《隋书·于仲文传》:“让 谓 仲文 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 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 城武。…
鼓槌石斛 [ gǔ chuí shí h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