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云 [ zēng yún ]
层云。重迭的云层。曾,通“ 层 ”。《文选·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一本作“ 层云 …
铺海 [ pù hǎi ]
铺展的云雾,云海。 清 黄景仁 《尹六丈为作云峰阁图歌以为赠》:“又曾 黄山 看铺海,石壁云踪至今在。”
制举艺 [ zhì jǔ yì ]
指八股文。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 张午桥 前辈云:‘ 福 , 苏州 人,曾官翰林。’ 繆筱珊 先生云:‘…
七世子孙 [ qī shì zǐ sūn ]
指孙、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尔雅·释亲》:“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
诅盟典礼 [ zǔ méng diǎn lǐ ]
是古代一种盟誓仪式,曾在古云南一带盛行。
籍图 [ jí tú ]
文籍图书。 宋 曾巩 《分宁县云峰院记》:“ 云峯院 在县极西界,无籍图,不知自何时立。”
曾阿 [ zēng ā ]
重迭的山陵。《文选·谢混<游西池>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 吕向 注:“曾,重也;阿,大陵也。”
逆定 [ nì dìng ]
犹预料。 宋 樊仁远 《浮云居士曾公行状》:“﹝ 曾敏行 ﹞假日纵谈,逆定时人穷通得丧,皆如其言。”
云散 [ yún sàn ]
像天空的云那样四处散开。a)比喻曾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地:旧友云散。b)比喻事物四散消失:烟消云散。
天泣 [ tiān qì ]
谓无云而雨。《新唐书·五行志三》:“ 元和 十二年正月乙酉,星见而雨。占曰:‘无云而雨,是谓天泣。’” 宋 张齐贤 …
曾王父 [ zēng wáng fù ]
即曾祖父。《北齐书·儒林传·孙灵暉》:“ 魏 大儒祕书监 惠蔚 , 灵暉 之族曾王父也。” 清 戴名世 《与王云涛书…
的识 [ de shí ]
确切的认识。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兰说》:“又 寇宗奭 《本草衍义》云:‘兰草诸家之説异同,是未曾的识,故无定论。…
曾经沧海 [ céng jīng cāng hǎi ]
唐代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后来用“曾经沧海”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
蓝桥 [ lán qiáo ]
转指情人相遇之处。相传唐代秀才裴航与仙女云英曾相会于此桥。
雨踪云迹 [ yǔ zōng yún jì ]
雨踪云迹(雨蹤雲蹟) 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 宋 曾觌 《清商怨》词:“清宵寂,香闺隔。好梦难寻,雨踪云蹟。忆忆忆。”…
枌榆松楸 [ fén yú sōng qiū ]
谓怀念故乡,悼念亲人。枌榆,故乡;松楸,代指亡故的亲人。元曾子良《<水云村诗>序》:“宋初,南丰儒家望族二,曰江楼刘…
噫兴 [ yī xīng ]
犹噫歆。《仪礼·既夕礼》“声三,启三” 汉 郑玄 注:“声三,三有声存神也。启三,三言启告神也。旧説以为声噫兴也。”…
曾秀云 [ céng xiù yún ]
鼈壳 [ biē ké ]
亦作“鱉壳”。指鳖的背甲。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 高山 云]我入城时,曾问人来,那人家门首弔着个龟盖。[正…
曾莉云 [ céng lì yún ]
五云溪 [ wǔ yún xī ]
若耶溪 的别名。北流入 镜湖 。 唐 徐浩 游此云:“ 曾子 不居 胜母 之閭,吾岂游 若邪 之谿?”遂改名 五云溪…
清河 [ qīng hé ]
◎ 清河 Qīnghé[Lu Yun]指陆云,他曾做过清河内史正见清河。——《世说新语·自新》清河曰。
五云谿 [ wǔ yún xī ]
若耶溪 的别名。北流入 镜湖。唐 徐浩 游此云:“曾子 不居 胜母 之閭,吾岂游 若邪 之谿?”遂改名 五云溪。唐 …
楚匠 [ chǔ jiàng ]
春秋 时著名工匠 公输般,曾为 楚国 制造攻城云梯。后因以“楚匠”称能工巧匠。
曾经沧海难为水 [ céng jīng cāng hǎi nán wéi shuǐ ]
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见识广博,经验丰富,眼界开阔,对平常事物便觉得微渺不足为奇。见曾经沧 海条。唐˙元稹˙离…
【词语拼音】zēng yún
【词语解释】层云。重迭的云层。曾,通“ 层 ”。《文选·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一本作“ 层云 ”。《文选·<园葵>诗》:“曾云无温液,严霜有凝威。” 李善 注:“曾,重也。” 唐 杜甫 《望岳》诗:“盪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