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袒 [ luǒ tǎn ]
赤身露体。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文身裸袒之国,靡不奔走贡献,懽忻来附。”《南史·颜延之传》:“ 文帝 尝召 …
袒裸 [ tǎn luǒ ]
见“袒裼裸裎”。
袒露 [ tǎn lù ]
裸露:袒露胸膛。袒露心声。
臝襢 [ luǒ tǎn ]
臝裎,裸袒。
裸裎袒裼 [ luǒ chéng tǎn xī ]
袒裼:露臂;祼裎:露体。指脱衣露体,没有礼貌。
乱项 [ luàn xiàng ]
谓帽子不戴端正。项,系帽的带子。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或乱项科头,或裸袒蹲夷。”
露袒 [ lù tǎn ]
袒衣露体。《资治通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 荀卿 ﹞尝与 临武君 论兵於 赵孝成王 之前……仁人之兵,不可诈也。…
袒裼裸裎 [ tǎn xī luǒ chéng ]
袒裼:露臂;祼裎:露体。指脱衣露体,没有礼貌。
肉袒膝行 [ ròu tǎn xī xíng ]
肉袒:光着身子;膝行:双腿跪着向前挪动。脱衣裸体,双腿跪着向前挪动,以示顺从降服或认罪
肉袒 [ ròu tǎn ]
◎ 肉袒 ròutǎn[strip off the upper garment] 脱去上衣,裸露肢体(…
稽颡肉袒 [ qǐ sǎng ròu tǎn ]
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跪拜,以额触地;肉袒,脱去上衣,裸露上身。「稽颡肉袒」指古代祭祀或谢罪时,表示虔敬。汉.赵…
肉袒负荆 [ ròu tǎn fù jīng ]
(一)、赤裸上身,背着荆条请罪,表示愿受责罚。(二)、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
裸裎 [ luǒ chéng ]
(1).赤身露体。《孟子·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於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晋书·裴頠传》:“其甚者…
裸国 [ luǒ guó ]
传说中的古国名。或说在西方,或说在南方。其民皆不穿衣,故称。《战国策·赵策二》:“昔 舜 舞 有苗,而 禹 袒入 裸…
护向 [ hù xiàng ]
偏袒,袒护。
左右袒 [ zuǒ yòu tǎn ]
偏袒某一方面:勿为左右袒。参看〖左袒〗。
党恶朋奸 [ dǎng è péng jiān ]
党:袒护,偏袒;朋:朋比,互相勾结。袒护恶人,与坏人相互勾结。
免袒 [ miǎn tǎn ]
即袒免。古代丧服。袒露左臂,以麻布缠头。
偏袒 [ piān tǎn ]
袒护双方中的一方。见〖左袒〗。
袒踊 [ tǎn yǒng ]
袒左与跳踊。古代丧礼仪节。《史记·高祖本纪》“﹝ 汉王 ﹞袒而大哭”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袒亦如礼袒…
徒裎 [ tú chéng ]
赤脚露体。《战国策·韩策一》:“山东之卒,披甲冒胄以会战, 秦 人捐甲徒裎以趋敌。” 鲍彪 注:“裎,裸也。”《史记…
三袒 [ sān tǎn ]
古丧礼。谓居丧时三度袒露上体以示哀。《礼记·丧服小记》:“三日而五哭三袒。” 郑玄 注:“三袒者,始至袒,与明日又明…
红果果 [ hóng guǒ guǒ ]
赤裸裸。
裸视 [ luǒ shì ]
用裸眼看:裸视视力。裸眼的视力:裸视达到一定标准的才能报考。
赤洒洒 [ chì sǎ sǎ ]
犹赤裸裸。
【词语拼音】luǒ tǎn
【词语解释】赤身露体。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文身裸袒之国,靡不奔走贡献,懽忻来附。”《南史·颜延之传》:“ 文帝 尝召 延之 ,传詔频不见,常日但酒店裸袒挽歌,了不应对,他日醉醒乃见。”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俗云:虾蟆一跳八尺,再跳丈六,从春至夏,裸袒相逐。”英文翻译1.bare; nak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