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 [ chǐ gǔ ]
连接肱骨和腕骨的骨头,上端呈三棱形
桡骨 [ ráo gǔ ]
前臂靠拇指一侧的长骨,与尺骨并排,上端与尺骨、肱骨相接,下端与腕骨相接。
前膊骨 [ qián bó gǔ ]
(Bonesoffore-arm)生理学名词。亦名前臂骨,尺骨桡骨之总称。尺骨为三棱形之长骨,上端强大,与上膊骨(肱…
肱骨 [ gōng gǔ ]
上臂中的长骨,上端跟肩胛骨相连,下端跟尺骨和桡骨相连。
掌长 [ zhǎng cháng ]
是从连结桡骨茎突点和尺骨茎突点的距离。
季脇 [ jì xié ]
胁下小肋骨。《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旁,则季脇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张隐庵 集注:“季脇,两脇之下杪也…
季胁 [ jì xié ]
胁下小肋骨。《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旁,则季脇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张隐庵 集注:“季脇,两脇之下杪也…
前膊 [ qián bó ]
生理学名词。为有桡骨与尺骨之部,一云腕,亦称下膊。
上肢骨 [ shàng zhī gǔ ]
生理学名词。由上膊骨一对、桡骨一对、尺骨一对、腕骨八对、掌骨五对、指骨十四对而成。又为上肢带(肩胛骨及锁骨)与固有上…
肱肌 [ gōng jī ]
解剖学名词。位于肱二头肌之下,肱骨远位端前面为始点,尺骨粗面为终点。位于上臂骨前侧,较肱二头肌深层,自肱骨体经过肘关…
手锐 [ shǒu ruì ]
手锐即手的锐骨部,今尺骨茎突所在部位,为骨性标志之一,该部发热可反应手太阴肺经络脉病情的虚实。
上膊筋 [ shàng bó jīn ]
生理学名词。属于此筋者有数筋,分前后两侧,在前侧者凡三。一、二头膊筋,此筋有长短二头,其作用在高举上膊,屈曲前膊。二…
寸关尺 [ cùn guān chǐ ]
中医切脉三部部位名。桡骨茎突处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难经·十八难》:“脉有三部九候。三部者,寸、关、尺也。” …
阎老王 [ yán lǎo wáng ]
同“阎罗”。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巨骨》:“﹝大骨﹞面广尺餘,形圆有两耳,高可三四寸……刺史 魏凌 知 萼 爱奇,故…
寸脉 [ cùn mài ]
两手寸口脉动的一部分。由桡骨茎突尺侧缘的关部至腕关节横纹之间约一寸的脉动处,故名。参见寸关尺及寸口条。
外关 [ wài guān ]
中医学名词。位于腕后二寸,前臂背侧尺桡两骨间,属手少阳三焦经。
喙突 [ huì tū ]
(一)、大多数哺乳动物退化的喙骨,它与肩胛骨融合并形成一个突起。在人类,喙突从肩胛骨向上向内延伸,然后向前向外弯曲。…
关脉 [ guān mài ]
手脉的一部分,在掌后高骨上,寸口与尺中之间。中医学认为,阴阳气血由此分界,故称。
铜马法 [ tóng mǎ fǎ ]
按照马的骨法铸成的铜马模型。《东观汉记·马援传》:“ 孝武帝 时,善相马者 东门京 铸作铜马法献之,立马於 鲁班门 …
滑车 [ huá chē ]
滑轮的通称绳子或其他柔性材料与滑轮相组合的机件。俗称“葫芦”与尺骨相关节的肱骨内侧髁的关节面…
弱骨 [ ruò gǔ ]
(一)、骨柔软。喻不争竞,不露锋芒。《列子·汤问》:“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二)、柔细的骨骼。汉 王粲《七释》:…
丰骨 [ fēng gǔ ]
(一)、风骨,指诗文刚健有力的风格。清 沉季友《檇李诗系》:“﹝ 许相卿 ﹞诗多清冷有丰骨。”(二)、大骨。唐 王绩…
少海 [ shǎo hǎi ]
(一)、指渤海。也称幼海。(二)、比喻太子。(三)、经穴名。属手少阴心经。位于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尺骨乳状突起 [ chǐ gǔ rǔ zhuàng tū qǐ ]
尺骨鹰嘴骨折 [ chǐ gǔ yīng zuǐ gǔ zh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