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强 [ yá qiáng ]
强御。指强暴之人。《隶释·汉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奉魁承杓,绥亿衙彊。”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衙与…
强衙 [ qiáng yá ]
同“强御”。《隶释·汉北海相景君铭》:“兴利惠民,强衙改节。”洪适 释:“碑以衙为御。”
硬抢 [ yìng qiǎng ]
(一)、顽强。(二)、强行夺走。如:饥民们涌向粮行,要动手硬抢,巡抚急忙命府县官率领衙役兵丁前往劝谕弹压。
衙彊 [ yá qiáng ]
强御。指强暴之人。《隶释·汉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奉魁承杓,绥亿衙彊。”王念孙《读书杂志·汉隶拾遗》:“衙与御同…
南北衙 [ nán běi yá ]
(一)、唐时皇宫禁卫军分为南衙、北衙,合称“南北衙”。(二)、唐时谓宰相以下群臣为南衙,称宫中宦官为北司,合称“北司…
赎折 [ shú shé ]
用钱折罪。《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 伍圣道 、 邵强仁 係衙役,不准赎折,配发衝驛充徒,依限满放。”
衙兵 [ yá bīng ]
(一)、唐 代天子的禁卫兵。《新唐书·兵志》:“夫所谓天子禁军者,南、北衙兵也。南衙,诸卫兵是也;北衙者,禁军也。”…
迓卒 [ yà zú ]
唐 宋 时官衙的卫兵。迓,通“衙”。
放衙 [ fàng yá ]
属吏早晚参谒主司听候差遣谓之衙参。退衙谓之“放衙”。
班房 [ bān fáng ]
监狱或拘留所的俗称。本指衙门中衙役值班的地方,也指“衙役”坐班房
晚衙 [ wǎn yá ]
旧时官署长官一日早晚两次坐衙,受属吏参拜治事。傍晚申时坐衙称晚衙。
迓人 [ yà rén ]
指在衙门当差的人。迓,通“衙”。
燕赵风 [ yān zhào fēng ]
古代 燕 赵 多慷慨激昂之士,后以“燕赵风”指刚强不屈的气概。 唐 韦应物 《送崔押衙相州》诗:“礼乐儒家子,英豪 …
译署 [ yì shǔ ]
清 政府于1861年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严复《原强》:“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
外宅 [ wài zhái ]
外衙。在牙城(主将住的内衙的卫城)外,所以称外宅。
晨衙 [ chén yá ]
早衙。谓清晨于衙署参见长官或治事。
排衙 [ pái yá ]
旧时主官升座,衙署陈设仪仗,僚属依次参谒,分立两旁,谓之排衙。唐 白居易《雨雪放朝因怀微之》诗:“不知雨雪 江陵府,…
堂勇 [ táng yǒng ]
衙役。
府堂 [ fǔ táng ]
(一)、府衙。亦指府衙的公堂。(二)、府宅堂屋。
官不威牙爪威 [ guān bù wēi yá zhǎo wēi ]
谓衙役比官吏更狠毒可怕。牙爪,指衙役。
随牙 [ suí yá ]
见“随衙”。
班司 [ bān sī ]
指衙署。
早衙 [ zǎo yá ]
旧时官府早晚坐衙治事,早上卯时的一次称“早衙”。
总理衙门 [ zǒng lǐ yá mén ]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改为&;外务部&;(外交部)令总理衙门传旨。&;&
牙鼓 [ yá gǔ ]
衙门前设置的鼓。供开衙升堂或百姓喊冤之用。
【词语拼音】yá qiáng
【词语解释】强御。指强暴之人。《隶释·汉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奉魁承杓,绥亿衙彊。”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衙与御同。言能安彊御之人也。‘御彊’即‘彊御’,倒文协韵耳。”按,“御”和“彊”同义。参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