冱寒 [ hù hán ]
闭寒。谓不得见日,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於是乎取之。” 杜预 注:“冱,闭也…
固阴冱寒 [ gù yīn hù hán ]
严冬寒气凝结,积冻不开。《左传·昭公二年》:“深山穷谷,固阴沍寒。”孔颖达 疏:“固,牢也;沍,闭也。牢阴闭寒,言其…
寒冱 [ hán hù ]
严寒冻结;极寒。 唐 陈岵 《履春冰赋》:“因润下而生德,由寒沍以生姿。”《新唐书·西域传下·识匿》:“王居 塞迦审…
凝沍 [ níng hù ]
见“ 凝冱 ”。
冱冥 [ hù míng ]
阴晦寒冷。 晋 左思 《魏都赋》:“上累栋而重霤,下冰室而沍冥。”沍,一本作“ 冱 ”。
沍冥 [ hù míng ]
阴晦寒冷。晋 左思《魏都赋》:“上累栋而重霤,下冰室而沍冥。”沍,一本作“冱”。
沍寒 [ hù hán ]
寒气凝结。谓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沍寒,於是乎取之。”沍,一本作“冱”。三国 魏 …
严寒 [ yán hán ]
极度寒冷严寒的北方严寒天气
唇揭齿寒 [ chún jiē chǐ hán ]
唇揭齿寒(脣揭齒寒) 见“ 脣亡齿寒 ”。
冰雪严寒 [ bīng xuě yán hán ]
严寒:极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盛寒 [ shèng hán ]
严寒;极寒。
送暖偎寒 [ sòng nuǎn wēi hán ]
送暖偎寒 同“送暖偷寒”、“送煖偎寒”。
鹤寒 [ hè hán ]
相传鹤能知寒,故谓寒冷为“鹤寒”。
寒烟 [ hán yān ]
1.亦作“寒烟”。寒冷的烟雾。 2.见“寒烟”。
寒窭 [ hán jù ]
(一)、亦作“寒寠”。贫寒。(二)、指贫寒之人。
寒耕热耘 [ hán gēng rè yún ]
寒耕热耘(寒耕熱耘) 见“ 寒耕暑耘 ”。
祁寒溽暑 [ qí hán rù shǔ ]
祁寒:大寒;溽暑:湿热。冬季大寒,夏季湿热。
沧凉 [ cāng liáng ]
寒凉;寒冷。
酽寒 [ yàn hán ]
酷寒,严寒。
余凛 [ yú lǐn ]
馀寒;残寒。
寒饥 [ hán jī ]
(一)、亦作“寒饥”。寒冷和饥饿。(二)、见“寒飢”。
苦寒 [ kǔ hán ]
极端寒冷;严寒
寒战 [ hán zhàn ]
也作寒颤。寒噤。
破寒 [ pò hán ]
驱寒;消寒。
酽冷 [ yàn lěng ]
酷寒,严寒。
【词语拼音】hù hán
【词语解释】闭寒。谓不得见日,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於是乎取之。” 杜预 注:“冱,闭也。” 孔颖达 疏:“牢阴闭寒,言其不得见日,寒甚之处。” 宋 范仲淹 《邓州谢上表》:“臣以患肺久深,每秋必发,求去冱寒之地,以就便安之所,庶近医药,存养晚年。”《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 杨延朗 集丁壮护守,时冱寒, 延朗 命汲水注城外,及旦,冰坚不可攻, 辽 师解去。”沍寒:寒气凝结。谓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沍寒,於是乎取之。”沍,一本作“ 冱 ”。 三国 魏 曹操 《明罚令》:“且北方沍寒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明史·魏时亮传》:“十月初,詔停日讲。 时亮 率同列言天未沍寒,不宜遽輟。” 李大钊 《青春》:“冰雪沍寒之天,一幻而为百卉昭苏之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