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栗留 [ huáng lì liú ]
亦作“黄鸝留”。即黄鹂。《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 三国 吴 陆玑 疏:“黄鸟,黄鸝留也。或谓之黄栗留……当葚熟…
栗留 [ lì liú ]
“黄栗留”的省称,即黄莺。
栗黄 [ lì huáng ]
栗子果。呈黄色,故称。
黄玉 [ huáng yù ]
1. 黄色的玉饰。《礼记·月令》:“﹝季夏之月﹞衣黄衣,服黄玉。”《宋书·符瑞志上》:“赤虹自上下,化为黄玉。”按,…
黄褐 [ huáng hè ]
(一)、黄色的粗布衣服。修道人的服装。(二)、栗壳色。
杕栗 [ dì lì ]
即杜梨。 黄侃 《蕲春语》:“ 陆璣 《毛诗义疏》云: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棃,赤棠也。吾乡呼此木为杕栗树。杜栗、杜棃…
浞訾栗斯 [ zhuó zī lì sī ]
浞訾栗斯 谓妄自尊大。 南朝 梁简文帝 《答徐摛书》:“玉饌罗前,黄金在握。浞訾栗斯,容与自熹。” 清 李调元 《卍…
共蔕莲 [ gòng dì lián ]
并蒂莲。 唐 黄滔 《壶公山》诗:“村家蒙枣栗,俗骨爽猿蝉。谷语昇乔鸟,陂开共蔕莲。”
栗爆 [ lì bào ]
(1).栗子受热后爆裂。 后蜀 何光远 《鉴戒录·容易格》:“﹝ 太祖 ﹞旋令宫人於火炉中煨栗子,俄有数栗爆出,烧损…
橡斗 [ xiàng dòu ]
即橡栗。也指橡实的壳斗。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橡实》:“櫟,柞木也。实名橡斗、皂斗,谓其斗刓剜像斗,可以染…
密栗 [ mì lì ]
(一)、缜密;坚硬。语本《礼记·聘义》:“﹝玉﹞縝密以栗。”清魏源《默觚上·学篇六》:“《淇澳》之诗,再言‘瑟兮僴兮…
白截肪 [ bái jié fáng ]
美玉名。 清 赵之谦 《勇庐闲诘》:“玉之属:白截肪、黄蒸栗,所共知也……或改古玉琫为之,尤奇丽。”
醋栗 [ cù lì ]
落叶灌木,茎丛生,有刺,叶子略呈圆形,花白色。果实亦称醋栗,是球形的浆果,黄绿色或红色,味酸,可以制果酱。
栗喉鵙鹛 [ lì hóu jú méi ]
拼音:lì hóu jú méi 栗喉鵙鹛 Chestwec…
花栗鼠 [ huā lì shǔ ]
分 类 啮齿目松鼠科 产 地 亚洲东北部、韩国、日本北海道 体 重 大约都在100公克 寿 命 平均5~10年 习 …
遗籯 [ yí yíng ]
谓留给子孙满籯的黄金。语本《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赤留出律 [ chì liú chū lǜ ]
急走跌撞貌。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我与你便急章拘诸慢行的赤留出律去。”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一折:“諕的那呆呆邓…
熉黄 [ yún huáng ]
犹言黄澄澄。《汉书·礼乐志》:“星留俞,塞陨光,照紫幄,珠熉黄。”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熉音殞,黄貌也。’……
石硫黄 [ shí liú huáng ]
亦作“石流黄”。亦作“石留黄”。即硫黄。《初学记》卷七引 晋 张华 《博物志》:“凡水源有石硫黄,其泉则温。或云神人…
栗陆 [ lì lù ]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在 女娲氏 之后。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何 大庭 之足竞,岂 栗陆 之能邻。”《易…
梅花鹿 [ méi huā lù ]
鹿的一种,夏季毛栗红色,背部有白斑,冬季毛变成棕黄色,白斑变得不明显。四肢细而强壮,善跑。雄鹿有角,初生的角叫鹿茸,…
惴慄 [ zhuì lì ]
亦作“ 惴栗 ”。恐惧而战栗。语出《诗·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慄。”《庄子·齐物论》:“木处则惴慄恂惧,猨猴…
恐慄 [ kǒng lì ]
亦作“ 恐栗 ”。恐惧战慄。 汉 张衡 《同声歌》:“情好新交接,恐慄若探汤。” 唐 柳宗元 《童区寄传》:“ 寄 …
文鸟 [ wén niǎo ]
鸟类的一科。常见的如白腰文鸟,体长约11厘米。背部栗褐色,稍后灰白色,至腰部渐转为淡褐色。群栖于路旁灌木丛中,主食谷…
故败 [ gù bài ]
破旧。《魏书·刘仁之传》:“其对宾客,破牀弊席,粗茶冷菜,衣服故败,乃过逼下。”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俄有一…
【词语拼音】huáng lì liú
【词语解释】亦作“黄鸝留”。即黄鹂。《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 三国 吴 陆玑 疏:“黄鸟,黄鸝留也。或谓之黄栗留……当葚熟时,来在桑间。故里语曰:‘黄栗留看我麦黄葚熟。’应是应节趋时之鸟。” 宋 王安石 《怀舒州山水呈昌叔》诗:“山下飞鸣黄栗留,溪边饮啄白浮鸥。”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黄鹂》:“古诗云:‘黄栗留鸣桑椹美。’黄鸝既鸣,则桑椹垂熟,正合京师节候。”参见“ 黄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