旛胜 [ fān shèng ]
旧时立春日的装饰物。多剪纸、绢、金银箔成小旗、人、燕、蝶等形状,挂在花下、贴在屏风上或戴在鬓发上。亦互为馈赠。 宋 …
旛儿 [ fān ér ]
即旛胜。
金幡 [ jīn fān ]
(一)、亦作“金旛”。缕金的旌旂。(二)、用银箔制作的幡胜。
彩胜 [ cǎi shèng ]
(一)、即旛胜。(二)、谓博戏取胜。(三)、指彩头、奖品。(四)、古代的一种饰物。立春日用五色纸或绢剪制成小旌旗、燕…
旗幡 [ qí fān ]
见“旗旛”。
降幡 [ jiàng fān ]
见“ 降旛 ”。
彩幡 [ cǎi fān ]
见“ 綵旛 ”。
黄幡 [ huáng fān ]
见“黄旛”。
旌幡 [ jīng fān ]
见“旌旛”。
信幡 [ xìn fān ]
见“信旛”。
绛引 [ jiàng yǐn ]
见“絳引旛”。
绛引幡 [ jiàng yǐn fān ]
见“絳引旛”。
旛竿 [ fān gān ]
悬旛的竿。
旛盖 [ fān gài ]
旛幢与华盖。
绛引旛 [ jiàng yǐn fān ]
亦作“絳引幡”。旗帜名。古代帝王仪仗中之赤色引旛。旛为长幅下垂之旗。
魂幡 [ hún fān ]
见“ 魂旛 ”。
刹瑟故 [ shā sè gù ]
旛竿之异称。清、厉荃《事物异名录·佛释·旛竿》:「翻译名义,梵语刺瑟胝此云竿,今略名刹,即旛柱也。又《释氏要览》云:…
告止幡 [ gào zhǐ fān ]
亦作“告止旛”。唐 宋 时官吏仪仗,在前引道者所执之旗,上有“告止”两字,以禁止行人,犹后来所用的“肃静”、“回避”…
青幡 [ qīng fān ]
见“青旛”。
朱幡 [ zhū fān ]
见“ 朱旛 ”。
陀罗尼幢 [ tuó luó ní zhuàng ]
佛教的经幢,将佛经咒文写在长筒圆形的绸伞上,或写在旛盖上。刻佛经咒文于石柱上的叫石幢。唐李白有《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
旛旟 [ fān yú ]
旛旗之属。贵官仪仗使用。
符桩 [ fú zhuāng ]
悬挂符箓咒旛的桩子。
画幡 [ huà fān ]
亦作“画旛”。有画饰的长方而下垂的旗子。
宝幡 [ bǎo fān ]
亦作“宝旛”。佛寺中悬挂的旗幡。
【词语拼音】fān shèng
【词语解释】旧时立春日的装饰物。多剪纸、绢、金银箔成小旗、人、燕、蝶等形状,挂在花下、贴在屏风上或戴在鬓发上。亦互为馈赠。 宋 范成大 《鞭春微雨》诗:“旛胜丝丝雨,笙歌步步尘。” 清 沉初 《西青笔记·纪庶品》:“新正 江 南进掛屏……插细珠串为旛胜於瓶,剧有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