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狴 [ tóng bì ]
谓同囚一狱。《孔子家语·始诛》:“ 孔子 为 鲁 大司寇,有父子讼者,夫子同狴执之。三月不别,其父请止,夫子赦之焉。…
牢狴 [ láo bì ]
监狱。狴,狴犴,传说中兽名,古代常画其形于狱门。
重狴 [ zhòng bì ]
幽深的牢狱。 唐 刘禹锡 《白太守行》:“朱户非不崇,我心如重狴。”
牢犴 [ láo àn ]
监狱。犴,狴犴,传说中的兽名,古代常画其形于狱门。
狂吠狴犴 [ kuáng fèi bì àn ]
吠:狗叫;狴犴:传说中一种野兽名,这里指狂犬。狂犬乱叫。
圜狴 [ huán bì ]
牢狱。 唐 沉佺期 《则天门赦改年》诗:“圣人宥天下,幽钥动圜狴。”
炎序 [ yán xù ]
炎夏季节。 唐玄宗 《释放流徒等罪诏》:“况麦风炎序,梅律敲辰,言念狴牢,情深惻隐。”
钟信 [ zhōng xìn ]
用作报时信号的钟声。 宋 文天祥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诗:“钟信忽然动,屋阴俄又斜。”
狴犴 [ bì àn ]
传说中的一种猛兽。古代在牢狱的大门上画着狴犴的头形,后用作监狱的代称。犴(àn)。
呈瑞 [ chéng ruì ]
犹呈祥。 唐 韩愈 《春雪映早梅》诗:“芳意饶呈瑞,寒光助照人。” 宋 柳永 《醉蓬莱》词:“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
详驳 [ xiáng bó ]
审察辩驳。《智囊补·胆智·张咏》引 明 袁黄 曰:“而徒一年以上,必申请待报,往返详驳,经旬累月,於是文案益繁,而狴…
狮子口 [ shī zi kǒu ]
古时在监狱门口,塑一猛兽头,名为狴犴,形状似狮子,所以俗称狱门为「狮子口」。《水浒传.第四九回》:「当日乐和拿着水火…
夷貊 [ yí mò ]
古代对东方和北方民族之称。亦泛指各少数民族。《史记·日者列传》:“盗贼发不能禁,夷貊不服不能摄。”《旧唐书·郑畋传》…
悚骇 [ sǒng hài ]
惊恐。《旧唐书·宪宗纪下》:“人情悚骇,宰相奏对,多请罢兵。”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里俗险悍,喜搆虚讼。公…
狼虎 [ láng hǔ ]
(1).狼与虎。 汉 焦赣 《易林·大畜之复》:“狼虎结谋,相聚为儔,同嚙牛羊,道絶不通,病我商人。”《说岳全传》第…
揭箧担囊 [ jiē qiè dān náng ]
揭箧担囊(揭篋擔囊) 盗窃箱笼等财物。《庄子·胠箧》:“然而巨盗至,则负匱揭篋担囊而趋。”亦作“ 揭篋探囊 ”。《旧…
贞艰 [ zhēn jiān ]
《易·明夷》:“利艰贞。”孔颖达 疏:“时虽至闇,不可随世倾邪,故宜艰难坚固守其贞正之德。”尚秉和 注:“‘利艰贞’…
重囚 [ zhòng qiú ]
旧指犯有重罪的囚犯。《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挺重囚,益其食。”《列子·杨朱》:“重囚纍梏,何以异哉。”《宋书·…
牧羝 [ mù dī ]
苏武 牧羊的典故。汉 苏武 出使 匈奴,单于胁迫他投降,苏武 不屈服。后来把他流放到“北海 上无人处,使牧羝(公羊)…
泉扃 [ quán jiōng ]
(1).墓门。亦指阴曹地府。 南朝 梁 江淹 《萧太傅谢追赠父祖表》:“宠煇泉扃,恩凝松石。” 宋 陆游 《傅正议墓…
同德同心 [ tóng dé tóng xīn ]
同德同心 见“ 同心同德 ”。
同班 [ tóng bān ]
(一)、同在一个班里:同班同学。同班战友。他们两个没有同过班。(二)、同一个班级的同学。
同涂 [ tóng tú ]
(一)、同路;同行止。(二)、同归,归宿相同。
衚衕 [ hú tòng ]
[same as “胡同”] 同“胡同”
殊涂一致 [ shū tú yī zhì ]
本指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比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同“殊涂同归”。
【词语拼音】tóng bì
【词语解释】谓同囚一狱。《孔子家语·始诛》:“ 孔子 为 鲁 大司寇,有父子讼者,夫子同狴执之。三月不别,其父请止,夫子赦之焉。” 王肃 注:“狴,狱牢也。” 唐 杨炯 《大唐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奸雄独立,初明两观之诛;正教未行,仍赦同狴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