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檄 [ chí xí ]
迅速传送檄文。《后汉书·孔融传》:“ 融 到郡,收合士民,起兵讲武,驰檄飞翰,引谋州郡。”《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羽檄交驰 [ yǔ xí jiāo chí ]
羽檄:插上鸟羽的紧急文书。比喻军情紧急。
羽檄飞驰 [ yǔ xí fēi chí ]
羽檄:插上鸟羽的紧急文书。比喻军情紧急。
玉石同沉 [ yù shí tóng chén ]
玉石同沉 比喻善恶一齐受害。 南朝 梁元帝 《驰檄告四方》:“ 孟诸 焚燎,芝艾俱尽; 宣房 河 决,玉石同沉。”
计穷力屈 [ jì qióng lì qū ]
计谋穷尽,力量耗竭。形容穷途末路、气数将尽 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计穷力屈,反杀后王。——元帝…
传檄 [ chuán xí ]
传布檄文:传檄声讨。
付之罔闻 [ fù zhī wǎng wén ]
释义犹「置若罔闻」。见「置若罔闻」条。01.明.徐光启《徐光启集.卷四.练兵疏稿二.疏辩》:「又闻其驰檄清勾,海内骚…
檄愈头风 [ xí yù tóu fēng ]
檄:檄文,古代官府用以征召、讨伐等的文书;;愈:超过;头风:头痛病。比喻檄文尖锐辛辣。
五马渡 [ wǔ mǎ dù ]
地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西北。相传为 西晋 末 晋元帝 与 彭城 等五王南渡 长江 登岸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
檄笔 [ xí bǐ ]
犹檄手。
承檄 [ chéng xí ]
秉承檄文之义。谓响应号召。《晋书·顾众传》:“ 峻 平,论功, 众 以承檄奋义,推功於 謨 。”《晋书·慕容德载记》…
檄书 [ xí shū ]
檄文。
义衆 [ yì zhòng ]
南北朝 时州郡乡里自募之兵。《晋书·桓彝传》:“苏峻 之乱也,彝 纠合义众,欲赴朝廷。”《梁书·元帝纪》:“世祖 驰…
飞檄 [ fēi xí ]
(一)、速递檄文。《晋书·慕容暐载记》:“飞檄三辅,仁声先路,获城即侯,微功必赏。”《新唐书·裴寂传》:“寂 无它才…
檄籴 [ xí dí ]
迅疾貌。《文选·潘岳<笙赋>》:“懰檄糴以奔邀,似将放而中匱。” 李善 注:“檄糴,疾貌。”
檄移 [ xí yí ]
文体名。檄文、移文的并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羽檄 [ yǔ xí ]
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陈豨 反, 邯郸 以北皆 豨 有,吾以羽檄徵…
章檄 [ zhāng xí ]
奏章檄文等公文。
檄手 [ xí shǒu ]
汉 陈琳 草檄,妙绝;曹操 正患头风,读后喜曰:“此愈我病。”后因以“檄手”称文章高手。
讨檄 [ tǎo xí ]
声讨罪行的檄文。 清 曾羽王 《乙酉笔记》:“郡城诸生,遍出讨檄,举国若狂。”
鱼檄 [ yú xí ]
指鱼形檄牌。
曳柴 [ yè chái ]
古代作战用的一种诈敌方法。即以车曳柴起尘,造成众军奔驰的假象,以迷惑敌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狐毛 设二旆而…
檄牌 [ xí pái ]
传递檄文的牌子。
移檄 [ yí xí ]
(1).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多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 相如 之《难蜀老…
诏檄 [ zhào xí ]
诏书和檄文。
【词语拼音】chí xí
【词语解释】迅速传送檄文。《后汉书·孔融传》:“ 融 到郡,收合士民,起兵讲武,驰檄飞翰,引谋州郡。”《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建 因驰檄四方,会兵讨 梁 ,四方知其非诚实,皆不应。” 清 杨琯 《驱蝗》诗:“上官驰檄急如火,下令未雨须绸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