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 [ chái róng ]
即“后周世宗”。五代后周皇帝。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太祖郭威养子。公元954年继位后进行改革,修治黄河,安置…
柴荣墓 [ chái róng mù ]
十阿父 [ shí ā fù ]
五代 后周 郭威(太祖)无子,以后兄 柴守礼 子 荣(世宗)为养子。
柴竈 [ chái zào ]
烧柴禾的锅灶。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熏炕》:“江 南柴灶,闽 楚 竹炉,所需不啻什百也。”巴金《<将军集>序》:…
柴汝官哥 [ chái rǔ guān gē ]
古代四大窑名。柴窑出北地,世传为后周世宗柴荣所建;汝窑出汝州,宋时所建;官窑宋政和间京师自置;哥窑出处州。明高濂《遵…
宾荣 [ bīn róng ]
亦作“賔荣”。宾客的荣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 南朝 梁…
柴窑 [ chái yáo ]
古代著名瓷窑之一。故址在今 河南省 郑州市 一带。传为 五代 周世宗 柴荣 指令建造,故名。当时称为御窑,到 宋 代…
大帝柴荣 [ dà dì chái róng ]
瓷皇柴荣 [ cí huáng chái róng ]
柴草 [ chái cǎo ]
做柴用的草、木;柴火:小山土薄,只长些柴草。
薪荛 [ xīn ráo ]
薪柴;柴草。
负樵 [ fù qiáo ]
(一)、背柴。(二)、指背柴的人。
茅柴 [ máo chái ]
亦作“茆柴”。见“茅柴酒”。
蒸薪 [ zhēng xīn ]
(一)、木柴。(二)、烧柴火。
采薪 [ cǎi xīn ]
(一)、砍柴。(二)、打柴。
樵苏 [ qiáo sū ]
(一)、砍柴刈草。(二)、打柴砍草的人。(三)、柴草。(四)、指日常生计。
瘦嶙嶙 [ shòu lín lín ]
同“瘦稜稜”。杨朔《龙马赞》:“梁荣 才三十一岁,生得瘦嶙嶙的,举动挺安静。”《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这是一…
柴堆 [ chái duī ]
柴草堆。堆积在一起的柴。
薪柴 [ xīn chái ]
柴火。大者谓薪,小者谓柴。
火柴梗 [ huǒ chái gěng ]
又名火柴枝,火柴杆,是火柴燃烧后留下的黑色煤球。
柞薪 [ zhà xīn ]
柞木类的柴薪。亦泛指柴薪。
束薪 [ shù xīn ]
(一)、捆扎起来的柴木,一捆薪柴。(二)、比喻男女成婚。(三)、捆柴。
柴天改玉 [ chái tiān gǎi yù ]
柴天改玉 谓改朝换代。柴天,烧柴祭天;改玉,改换佩玉。 清 黄宗羲 《余恭人传》:“柴天改玉之交,皇风未畅,鼎族阽危…
洋取灯儿 [ yáng qǔ dēng ér ]
也叫“洋火”,火柴——特指现代火柴的俗称。
骨如柴 [ gǔ rú chái ]
释义犹「骨瘦如柴」。见「骨瘦如柴」条。01.清.李永祺〈病起〉诗:「崚嶒未怕骨如柴,排闷时时强散怀。」
【词语拼音】chái róng
【词语解释】即“后周世宗”。五代后周皇帝。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太祖郭威养子。公元954年继位后进行改革,修治黄河,安置大批流民回乡生产,又命大将赵匡胤整顿军队,裁汰老弱,提高战斗力。曾出兵收复被契丹占领的北方失地,向南攻占江淮间大片土地,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