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稻 [ sān jì dào ]
一年之内,在同一块田里能从插秧到成熟收割三次的稻
再生稻 [ zài shēng dào ]
再生稻即种一茬收获两回,即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的水稻。
春秧 [ chūn yāng ]
春季的稻禾等幼苗。
晩稻 [ wǎn dào ]
一种生长期较长﹑成熟期较晩的稻,一般在霜降后收割。指后季稻。
双季稻 [ shuāng jì dào ]
在同一块田里,一年栽种和收获两次的稻。周立波《桐花没有开》一:“要插双季稻,旱谷子播种要早一些。”
早子 [ zǎo zǐ ]
方言。一年两季稻的早稻。毛泽东《寻乌调查》第四章八:“打了秧子的那块田,早子没有收,别家地主要受损失。”
背坏 [ bèi huài ]
方言。犹言拖累败坏。如:他们怕背坏自己的田,就不想种双季稻。
稻螟 [ dào míng ]
[释义](名)水稻钻心虫的总称。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等。 [构成]偏正式:稻(螟 [例句]打死稻螟。(作宾语)英…
禾虫 [ hé chóng ]
沙蚕的一种,或称疣吻沙蚕。秋季由海上溯河口或至近海稻田中生殖。 粤 闽 近海渔民常采集食用。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
新竹县 [ xīn zhú xiàn ]
县名。位于西北部,介于桃园市、苗栗县之间。面积约一千四百二十七平方公里。全境多山地。春、秋、冬三季多东北季风,尤其冬…
稻黍 [ dào shǔ ]
稻和黍。《左传·僖公三十年》“荐五味,羞嘉穀”晋 杜预 注:“嘉穀,熬稻黍也,以象其文也。”《急就篇》卷二:“稻黍秫…
通泉草 [ tōng quán cǎo ]
玄参科植物名。一年生草本,春季开花。生于路旁荒野湿地和水稻田边。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调经的功效。
割稻 [ gē dào ]
收割稻谷。如:「每到秋收时节,农家便开始忙着割稻。」《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朱常又是隔省人户,料必…
红鲜 [ hóng xiān ]
(一)、红米;红稻。(二)、指鱼。(三)、色红而鲜艳。
季度 [ jì dù ]
以一季(三个月)作为计时单位(进行工作安排)叫季度:超额完成第三季度计划。
三种 [ sān zhǒng ]
(一)、指黍、稷、稻。(二)、三类。(三)、宋名将种世衡之子,种古、种谔、种诊三兄弟的合称。
稻香村 [ dào xiāng cūn ]
稻香村,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创始于苏州,后来发展壮大在北京。20世纪八十年代,“稻香村&r…
直播稻 [ zhí bō dào ]
不经育秧、移栽,把稻谷直接播种于大田而栽培出的水稻。播种时田面无水层的叫旱直播,有水层的叫水直播。栽培这种水稻,可省…
洞里萨湖 [ dòng lǐ sà hú ]
又名“金边湖”。柬埔寨最大淡水湖。雨季时湄公河水排入湖中,湖面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约10米。干季时湖水流入湄公河,湖…
三冬 [ sān dōng ]
指冬季的三个月。也指冬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十二月。
越南 [ yuè nán ]
东南亚国家。在中南半岛东部,临南海。北邻中国。面积32.96万平方千米。人口7260万(1994年)。首都河内。境内…
三化螟虫 [ sān huà míng chóng ]
动物名。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通常一年可产生三代,幼虫越冬至春化蛾,产卵于稻叶上,是为第一次。五、六月间,出现第二次。…
春季 [ chūn jì ]
一年的第一季,我国习惯指立春到立夏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正、二、三三个月。见〖四季〗。
九春三秋 [ jiǔ chūn sān qiū ]
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秋季 [ qiū jì ]
一年的第三季,我国习惯指立秋到立冬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七、八、九三个月。见〖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