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虎台 [ jīn hǔ tái ]
台名。曹操 建。故址在今 河北省 临漳县 西南故 邺城 西北隅。《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建安 十八年﹞九月,…
虎彪 [ hǔ biāo ]
虎。多形容勇猛之士。彪,小虎。 明 沉采 《千金记·投阃》:“义兵报效,马如龙人如虎彪。旌旗拥导,耀排罗团花战袍。”…
台钳 [ tái qián ]
台虎钳。
金虎 [ jīn hǔ ]
(1).指西面方向。语出《淮南子·天文训》:“西方金也……其神为 太白 ,有兽白虎。” 唐 吕温 《凌烟阁勋臣颂·刘…
金虎符 [ jīn hǔ fú ]
古代发兵或表明身份的凭证。《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授君印綬、册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九。”吕向 注:“金虎、竹…
土鼠随金虎 [ tǔ shǔ suí jīn hǔ ]
隐指庚子年。在十二生肖中,鼠为子,故“土鼠”隐“子”字。又西方属庚,于四象为虎,于五行属金,故以“金虎”指“庚”。“…
刻金 [ kè jīn ]
谓镂刻之金饰也。《诗经·秦风·小戎》:「虎韔正膺。」笺:「镂膺,有刻金饰也。」﹔汉、蔡邕《独断》:「今根车,箱轮皆以…
金玉虎符 [ jīn yù hǔ fú ]
“金玉虎符”选用上等和田青玉为托盘,以三九纯银镀纯金雕铸,上雕铭文“治国平天下 修身福自家”,并配有天然红木底座。2…
虎步 [ hǔ bù ]
(一)、矫健威武的脚步:迈着虎步,噔噔噔地走上台来。(二)、形容举止威武,指称雄于一方:虎步关中。
贤台 [ xián tái ]
指 黄金台。相传 战国 燕昭王 筑台而置金,以求天下贤士,故称。
燕王设台 [ yān wáng shè tái ]
燕昭王为招贤强国,于 易水 东南筑台,置千金于上,以招贤士,旁有“小金台”,相传即“郭隗台”。
黄金台 [ huáng jīn tái ]
古台名。又称 金台、燕台。故址在今 河北省 易县 东南 北易水 南。相传 战国 燕昭王 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
金源 [ jīn yuán ]
金国 的别称。 金 阿鲁图 《进<金史>表》:“维此 金源 ,起于海裔。”《金史·地理志上》:“ 上京路 即 海古 …
玉虎 [ yù hǔ ]
(1).虎形的玉器或装饰物。 晋 王嘉 《拾遗记·秦始皇》:“ 始皇 嗟曰:‘刻画之形,何得飞走?’使以淳漆各点两玉…
台澎金马 [ tái péng jīn mǎ ]
一个地理名词和政治区域,意即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地区,又称台澎金马地区、台湾地区,是台湾当局统治区域的大体全称。
隗台 [ wěi tái ]
战国 燕昭王 为 郭隗 筑的台。也称 黄金台。
虎龙豹须 [ hǔ lóng bào xū ]
泉州话说“虎龙豹须”,台湾话说“虎龙豹彪”,而厦门、漳州说成“虎熊豹彪”(比喻坏人或坏人团伙),可见“虎龙豹须”是“…
班虎 [ bān hǔ ]
即虎。《群音类选·泰和记·苏子瞻泛月游赤壁》:“悟金丹班虎胎中,探明珠驪龙脑上。”
金花烛 [ jīn huā zhú ]
饰有金花的蜡烛台。
扣墀 [ kòu chí ]
用金玉镶嵌的台阶。
虎符龙节 [ hǔ fú lóng jié ]
虎符:古代铜制虎形兵符;龙节:古代邦国使臣用的金制龙形凭证。比喻重要的凭证
三台 [ sān tái ]
(1).古代天子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三台。《初学记》卷二四引 汉 许慎 《五经异义》:“天子有三臺,灵臺以观天文…
老虎钳 [ lǎo hǔ qián ]
(一)、台虎钳。(二)、手工工具,钳口有刃,多用来起钉子或夹断钉子和铁丝。
鱼鲁帝虎 [ yú lǔ dì hǔ ]
鱼鲁帝虎(魚魯帝虎) 谓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清 金桌 《<南海百咏>跋》:“余家向有钞本,承譌…
包虎 [ bāo hǔ ]
谓包以虎皮。语本《礼记·乐记》:“武王 克 殷 反 商 ……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郑玄 注:“包干戈以虎皮,明能以…
【词语拼音】jīn hǔ tái
【词语解释】台名。曹操 建。故址在今 河北省 临漳县 西南故 邺城 西北隅。《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建安 十八年﹞九月,作 金虎臺。”亦省称“金虎”。晋 陆云《登台赋》:“朝登 金虎,夕步 文昌。”唐 温庭筠《金虎台》诗:“碧草连 金虎,青苔蔽石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