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河灯 [ fàng hé dēng ]
旧俗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夜,燃莲花灯于水上以烛幽冥,谓之“放河灯”。
河灯 [ hé dēng ]
旧时 北京 中元节夜沿 运河 所放之灯。
水灯 [ shuǐ dēng ]
(一)、漂浮于水面的灯。旧时用以娱乐或祭神。(二)、指旧俗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施放的河灯。
放灯 [ fàng dēng ]
(一)、指农历正月元宵节燃点花灯供民游赏的风俗。放灯之期,代有不同,约在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之间。宋 江休复《江邻几杂…
風槎 [ fēng chá ]
风筝。《福建省海澄县志·岁时》:“是月也,放纸鷂曰风槎,夜繫灯而纵之,明彻星河。”
灯椀 [ dēng wǎn ]
亦作“灯盌”。油灯中盛油和放置灯心的碗形物。
华灯 [ huá dēng ]
雕饰华美或光华灿烂的灯:华灯初上。长安街上华灯齐放。
灯匣子 [ dēng xiá zi ]
床前放灯的小方桌。
彩山 [ cǎi shān ]
宋 代元宵节放花灯,宫内灯彩堆迭成山形,称为 綵山。
预赏 [ yù shǎng ]
谓提前放灯供人观赏。
照冥 [ zhào míng ]
(1).照亮暗处。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时 崦嵫 而易气兮,辉若华以照冥。”(2).旧俗谓七月十五夜放…
幻灯机 [ huàn dēng jī ]
放映幻灯的装置,主要由光源、透镜和机箱构成。也叫幻灯。
脚光 [ jiǎo guāng ]
从脚下地面的高度向上照射的灯光;尤指在舞台前端台板上安放的排灯中的一个灯。
放行 [ fàng xíng ]
(岗哨、海关等)准许通过:免税放行。绿灯亮了,车辆放行。
放冻 [ fàng dòng ]
古代冬日河水涸冻,停止河运,放舟卒还营,叫放冻。
光明灯 [ guāng míng dēng ]
一种在庙宇点放以祈福的灯。每年阴历正月十五日起,寺庙开始接受信众捐灯点亮,摆放在奉祀诸神的大殿内。灯上都有名牌书写点…
台灯 [ tái dēng ]
放在桌子上用的有座子的电灯。
枱灯 [ tái dēng ]
放在桌子上用的,有座子的电灯。
州官放火 [ zhōu guān fàng huǒ ]
全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灯头朝下 [ dēng tóu cháo xià ]
灯头朝下出自于典故和神话故事当中,用来形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古代没有电灯,用煤油灯或者蜡烛,灯都是向上放置)。
暗灯 [ àn dēng ]
昏暗的灯光。 唐 元稹 《酒醒》诗:“暗灯风焰晓,春席水窗寒。” 后蜀 阎选 《河传》词:“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
放歌 [ fàng gē ]
放声歌唱放歌一曲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
落地灯 [ luò dì dēng ]
放在室内地上的有立柱和底座的电灯。
飞晖 [ fēi huī ]
放射亮光。《西游补》第六回:“凤灯攦秀,桂烛飞暉。”
连三接五 [ lián sān jiē wǔ ]
连三接五(連三接五) 同“ 连三接二 ”。 清 顾禄 《清嘉录·放断鹞》:“晚或繫灯於线之腰,连三接五,曰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