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藏书 [ hǎi wài cáng shū ]
海外藏书的收编是为了保全人类文学遗产,批判整理禁毁书系。
涵芬楼 [ hán fēn lóu ]
商务印书馆藏书楼。1904年由该馆编译所所长张元济创办于上海,以收藏宋元明旧刊及钞校本、名人手稿等闻名海内。1926…
海源阁 [ hǎi yuán gé ]
清代藏书楼。道光年间曾任江南河道总督的杨以增建于山东聊城。杨平生嗜书,多购求江南藏书家散失之书。后藏书屡有散佚,一部…
藩部 [ fān bù ]
清 代指内外 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等地。
匿迹 [ nì jì ]
躲藏起来,不露形迹:销声匿迹。匿迹海外。
插架 [ chā jià ]
图书馆将书刊放于藏书架上插架的外文书有609部
东方图书馆 [ dōng fāng tú shū guǎn ]
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图书馆。1924年建立于上海。以1909年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设立的图书资料室涵芬楼为基础,广事搜购中外…
徐浩 [ xú hào ]
人名。(公元703~782)字季海,唐长城(今浙江省长兴县)人。曾仕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善书法,论者谓其「锋藏画心,…
寒瘠 [ hán jí ]
谓气候寒冷,土地贫瘠。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今夫内外 蒙古 、 新疆 、 西藏 、 青海 ,大而寒瘠。”
藏锋 [ cáng fēng ]
(一)、书法中指笔锋不显露。(二)、使锋芒不外露:藏锋守拙。
仙海 [ xiān hǎi ]
青海之古称。见「僊海」条。《汉书·地理志》:「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仙海盐池。」
苞藏 [ bāo cáng ]
同“包藏”。裹藏;隐藏。苞,通“包”。《周书·萧詧传》:“关市恣其裒刻,豪猾多所苞藏。”唐 韩愈《和侯协律咏笋》:“…
米外史 [ mǐ wài shǐ ]
宋 代书画家 米芾,别号 海岳外史,故称。
偏观 [ piān guān ]
徧观也。《史记·苏秦传》:「出其书偏观之。」;《汉书·张骞传》:「令外国客偏观各仓库府藏之积。」
遐阐 [ xiá chǎn ]
犹远扬。《隋书·牛弘传》:“皇猷遐阐,化覃海外。”
宝産 [ bǎo chǎn ]
指珍珠等宝物。《新唐书·郑畋传》:“僕射 于琮 言:‘南海以宝产富天下,如与贼,国藏竭矣。’”
宝产 [ bǎo chǎn ]
指珍珠等宝物。《新唐书·郑畋传》:“僕射 于琮 言:‘南海以宝产富天下,如与贼,国藏竭矣。’”
藏庋 [ cáng guǐ ]
收藏。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七阁》:“《四库》书成,缮写七分。仿 浙江 范氏 天一阁 式,建阁藏庋。” 鲁…
秘府 [ mì fǔ ]
古代称禁中藏图书秘记之所。《汉书·艺文志》:“於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説,皆充祕府。” 颜师古 注引 …
参拍 [ cān pāi ]
(一)、(物品)参加拍卖:一批在海外收藏多年的油画近日回国参拍。(二)、参加拍摄:这部影片有多名影星参拍。
记府 [ jì fǔ ]
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史记·蒙恬列传》:“ 成王 观於记府,得 周公 旦 沉书,乃流涕曰:‘孰谓 周公 旦 …
琛琲 [ chēn bèi ]
珠宝。《新唐书·王綝传》:“南海 岁有 崑崙 舶,市外区琛琲。”
藏诸名山 [ cáng zhū míng shān ]
藏诸名山(藏諸名山) 语出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僕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僕偿前辱之责…
南瞿北杨 [ nán qú běi yáng ]
清 朝 道光 年间,江苏 常熟 瞿氏 铁琴铜剑楼、山东 聊城 杨氏 海源阁,皆藏书丰富,世称南 瞿 北 杨。
藏园 [ cáng yuán ]
藏园,除了是傅增湘的别号之外,也是傅增湘的藏书室名。1918年(1918),傅增湘定居在执我语文化牛耳的文化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