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露骢 [ níng lù cōng ]
亦称“凝露騘”。古代良马名。
凝露 [ níng lù ]
(一)、凝结的露珠。(二)、凝聚成露。(三)、凝结着露珠。
凝露騘 [ níng lù cōng ]
见“凝露驄”。
露朴 [ lù pǔ ]
凝结着露水的树丛。
武露 [ wǔ lù ]
古时认为从露水降落的状态,可以推断国人的习性喜好。如降露布散,则人尚武,谓之武露;如降露凝沉,则人尚文,谓之文露。《…
露珠 [ lù zhū ]
泛指露水在冷的物体表面上凝结的水珠
烟菲露结 [ yān fēi lù jié ]
菲:飘扬。烟雾飘飞露水凝集的样子。比喻书法
凄急 [ qī jí ]
寒凉而迅急。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日往月来,暑退寒袭,零露霑凝,劲风凄急。”凄,一本作“ 凄 ”。寒凉而迅急…
降霜 [ jiàng shuāng ]
下霜。《文选.潘岳.寡妇赋》:「天凝露以降霜兮,木落叶而陨枝。」
凝聚 [ níng jù ]
(一)、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荷叶上凝聚着晶莹的露珠。(二)、聚集;积聚:这部作品凝聚着他一生的心血。
威香 [ wēi xiāng ]
即威蕤。草名。《隋书·礼仪志一》:“威香散馥,零露凝甘。”参见“ 威蕤 ”。
爵饧 [ jué xíng ]
凝聚在植物枝叶上的一种露珠。古人认为是阴阳二气不顺所成,可致人疾病。与甘露不同。爵,通“雀”。
滞想 [ zhì xiǎng ]
凝聚心头的想念。 唐 韦应物 《慈恩伽蓝清会》诗:“蔬食遵道侣,泊怀遗滞想。” 唐 符载 《寄赠于尚书书》:“凝襟滞…
氢气露点 [ qīng qì lù diǎn ]
露点就是饱和温度点,对应压力下氢气中水蒸气凝结时的温度,氢气的露点和温度压力含水量有关。
鹤露 [ hè lù ]
白露以后的露水。 南朝 梁 庾肩吾 《答武陵王赉绢启》:“遂使鹤露宵凝,轻絺立变;鴈风朝急,治服成温。” 清 王宾 …
琼爵 [ qióng jué ]
玉爵。 三国 魏 曹植 《甘露讴》:“甘露以降,蜜淳冰凝。观阳弗晞,琼爵是承。” 元 刘詵 《芳草赋》:“陈金牺与琼…
标石 [ biāo shí ]
标定某地点位置的标志,一般用岩石或混凝土制成,埋在地下或部分露出地面。
吸露 [ xī lù ]
吸饮露水。喻高洁。语本《楚辞·九章·悲回风》:“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王逸 注:“食霜露之精以自洁也。”唐…
八风水 [ bā fēng shuǐ ]
五行家所谓八方之气所凝结成的露水。《淮南子·时则训》:“﹝孟春之月﹞……天子衣青衣,乘苍龙,服苍玉,建青旗,食麦与羊…
行钵 [ xíng bō ]
僧侣游方时所带的钵盂。亦借指人们出行时所携的食具。 元 张养浩 《中都道中》诗:“露湿弊袍寒衬月,风餐行鉢暗凝尘。”
测量标石 [ cè liáng biāo shí ]
一种测量标志。用混凝土或花岗石、青石等坚硬石料制成。埋设在地下或部分露出地面。用于标定地面控制点位置。
行鉢 [ xíng bō ]
僧侣游方时所带的钵盂。亦借指人们出行时所携的食具。元 张养浩《中都道中》诗:“露湿弊袍寒衬月,风餐行鉢暗凝尘。”
万庾 [ wàn yǔ ]
谓谷物丰盛。庾,露天的谷仓。 南朝 梁 虞羲 《咏霍将军北伐》:“位登万庾积,功立百行成。”《旧唐书·音乐志三》:“…
雀饧 [ què xíng ]
凝结在树木上的一种露水。古人迷信,认为不祥之兆。 宋 王陶 《谈渊》:“翰林侍讲学士 杜镐 ,博学有识。都城外有坟庄…
凉氛 [ liáng fēn ]
(1).秋天清凉的雾气。 南朝 梁 萧晔 《奉和太子秋晚诗》:“凉氛散簟席,露色变林丛。” 唐 王翰 《赠唐祖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