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师 [ zuì tài shī ]
曲牌名。为南曲南吕宫过曲,取《醉太平》、《太师引》两曲词句创制而成。全曲十二句,五十七字,十韵。
冥臣 [ míng chén ]
失明之臣。古代乐师的自称。《晏子春秋·杂上十六》:“ 范昭 佯醉,不説而起舞,谓太师曰:‘能为我调 成周 之乐乎?吾…
醉太白 [ zuì tài bái ]
菊花的一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盖京师之菊种极繁,有陈秧……仙人掌,醉太白。”
东宫三师 [ dōng gōng sān shī ]
古代辅导太子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官的合称。《通典·职官十二》:“后魏有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东宫三师。”亦称“东宫三…
独孤求醉 [ dú gū qiú zuì ]
太过孤独所以想求一醉,忘却眼前事。
三太 [ sān tài ]
太师、太傅、太保的合称。
醉眸 [ zuì móu ]
醉眼。宋 陈师道《九日无酒书呈漕使韩伯修大夫》诗:“倦笔懒从都市出,醉眸刚为麴车回。”元 徐再思《人月圆·兰亭》曲:…
饱德 [ bǎo dé ]
(一)、饱受恩德。语出《诗·大雅·既醉序》:“《既醉》,太平也。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隋书·音乐志下》:“…
太子少保 [ tài zǐ shǎo bǎo ]
太师,太傅,太保,都是东宫官职。
醉思凡 [ zuì sī fán ]
词牌名。即《醉太平》。调见 宋 孙惟信《花翁词》。参阅《词谱》三。
前名惶恐 [ qián míng huáng kǒng ]
太子敬师之语。《唐书·百官志》:「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拜。」
太师轿子 [ tài shī jiào zi ]
一种棕顶轿子。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蔡太师作相时,衣青道衣,谓之‘太师青’;出入乘椶顶轿子,谓之‘太师轿子’。…
张公吃酒李公醉 [ 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zuì ]
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宋曾慥《类说》卷四七引《遯斋闲览》:“郭朏有才学而轻脱,夜出,为醉人所诬。太守诘问,朏笑曰:…
太师 [ tài shī ]
官名,西周置,为辅弼国君之臣,历代相因,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的职权。后又指太子太师,即辅…
沾醉 [ zhān zuì ]
(一)、谓大醉。明 沉德符《野获编·府县·金元焕》:“即具酒肴盛饌……人人以大觥沃之沾醉。”清 周亮工《与陈琪园书》…
宫衔 [ gōng xián ]
清 制不立太子,但有太子傅保之名,专为大臣及有功者加衔,无职掌,也无员额。太子称东宫,故名宫衔。如太师、太傅、太保,…
太师槅 [ tài shī gé ]
见“太师窗”。
太先生 [ tài xiān shēng ]
《新唐书·元结传》:“父 延祖,三岁而孤……卒年七十六,门人私謚曰‘太先生’。”后称老师的父亲,父亲的老师或老师的老…
三师 [ sān shī ]
(一)、北魏 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唐 窦常《奉贺太保岐公》诗:“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
维垣 [ wéi yuán ]
《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毛 传:“垣,墻也。”郑玄 笺:“大师,三公也。”大,通“太”。后因以“维…
轰走 [ hōng zǒu ]
驱逐、赶走。如:「他喝醉酒闹得太过分了,饭店服务人员只好把他轰走。」
太子太傅 [ tài zǐ tài fù ]
太子太傅,官名。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为太子的师傅。
门下晚生 [ mén xià wǎn shēng ]
清代门生对座主的座主、座主的父亲或父亲的座主称太老师,自称为“门下晚生”。清梁章鉅《称谓录·师友》:“师之父亦称太老…
丑剌剌 [ chǒu là là ]
方言。犹言羞人答答。《醉醒石》第十五回:“如今还须得寻箇师父,念我听纔好。只这样大人,还要师父的念,丑剌剌怎好。”
太子太师 [ tài zǐ tài shī ]
职官名。晋时所置,太子老师之一。参见「太子太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