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玉不雕 [ liáng yù bù diāo ]
美玉不用雕琢,保持其天然的美。
雕栾绮节 [ diāo luán qǐ jié ]
雕刻、彩绘的柱子及斗拱。《宋书·良吏传序》:“更造正光、玉烛、紫极诸殿,雕欒綺节,珠窗网户。”
玉不琢,不成器 [ 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 ]
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削觚为圆 [ xiāo gū wéi yuán ]
雕琢方正为滚圆。比喻磨砺个性,改变不良行为
雕雕 [ diāo diāo ]
彰明貌。《荀子·议兵》:“雕雕焉县贵爵重赏於其前。” 杨倞 注:“雕雕,章明之貌。”《荀子·法行》:“故虽有珉之雕雕…
玉勒雕鞍 [ yù lè diāo ān ]
用玉装饰的控马革带和雕饰精美的马鞍。借指马。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词:「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玉琢冰雕 [ yù zhuó bīng diāo ]
用玉石或冰凌雕刻成的,形容明净美丽,一尘不染。
良玉不琢 [ liáng yù bù zhuó ]
美玉不用雕琢,保持其天然的美。比喻本质好不凭借修饰外表。
良玉不瑑 [ liáng yù bù zhuàn ]
美玉不用雕琢,保持其天然的美。比喻本质好不凭借修饰外表。
砥砺琢磨 [ dǐ lì zhuó mó ]
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磨练自己的品德,在学业上不断上进。
乞留兀良 [ qǐ liú wū liáng ]
同“乞留乞良”。元郑庭玉《后庭花》第二折:“不由我滴羞跌屑怕怖,乞留兀良口絮。”
润美 [ rùn měi ]
温润美好。《汉书·董仲舒传》:“良玉不瑑,资质润美。”
郑璞 [ zhèng pú ]
古代 郑国 人叫未经雕琢的玉为璞,后世因以“郑璞”喻才不出众的人。
良金美玉 [ liáng jīn měi yù ]
liáng jīn měi yù 良金美玉 比喻人的文章或才德之美。《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 开元 中, 説 …
罘罕 [ fú hǎn ]
泛指罗网。《文选·宋玉<高唐赋>》:“弓弩不发,罘罕不倾。” 刘良 注:“罘罕,网也。”
采琢 [ cǎi zhuó ]
犹雕琢。《晋书·戴邈传》:“贵游之子……不及盛年讲肄道义,使明珠加磨莹之功,荆 璞发採琢之荣,不亦良可惜乎!”
廉刿 [ lián guì ]
尖利。亦指锐利之物。《庄子·在宥》:“廉劌彫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 陆德明 释文引《广雅》:“﹝劌﹞利也。” 北…
白璧三献 [ bái bì sān xiàn ]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槃璞 [ pán pú ]
未雕琢的大块玉石。比喻大才未展。晋 葛洪《抱朴子·擢才》:“夫珪璋居肆而不售,矧乃翳於槃璞乎?”
不礲不错 [ bù lóng bù cuò ]
不磨砺,不雕琢。比喻不学习,不磨练。汉扬雄《法言·学行》:“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夫未思之矣!夫有刀者礲诸,有…
荆璞 [ jīng pú ]
(一)、指 楚 人 卞和 从 荆山 得的未经雕琢的璞玉。晋 傅玄《傅子·阙题》:“必得 崑山 之玉而后宝,则 荆 璞…
柳敬亭 [ liǔ jìng tíng ]
人名。(公元1587~1670?)名逢春,秦州人。明末闻名的说书人。本姓曹,为避仇家而流落江湖,休于柳下,改姓柳。曾…
犀玉 [ xī yù ]
(一)、指犀牛角和玉。《韩非子·喻老》:“昔者 紂 为象箸而 箕子 怖。以为象箸必不加於土鉶,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
金石良言 [ jīn shí liáng yán ]
金石良言 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白雪遗音·马头调·金石良言》:“金石良言将你劝,休嫌絮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
白杆兵 [ bái gǎn bīng ]
明 末 石砫 土司 马千乘 、 秦良玉 夫妇所统的部队。所用长矛皆以白木为杆,不加装饰,因号“白桿兵”。《明史·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