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登高 [ zhòng xià dēng gāo ]
农历五月去爬山。
轩层 [ xuān céng ]
高层。 唐 刘沧 《夏日登慈恩寺》诗:“晚景风蝉催节候,高空云鸟度轩层。”
梅夏 [ méi xià ]
指初夏。因梅熟于夏初,故称。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喜麦秋之有登,玩梅夏之无事。”宋 苏轼《元祐三年…
挺冠 [ tǐng guān ]
杰出超群。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钱起》:“高仲武 云:员外诗体格清奇,理致清淡,粤从登第,挺冠词林。”
日长至 [ rì cháng zhì ]
指夏至。《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孔颖达 疏:“长至者,谓此月之时日长之至极,…
垫溼 [ diàn shī ]
低洼潮湿。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土地垫溼,邑居高原,孟夏之后,仲秋之前,平居流水,可以泛舟。”
静节 [ jìng jié ]
清高的节操。 唐 方干 《书桃花坞周处士壁》诗:“自学古贤修静节,唯应野鹤识高情。” 宋 范仲淹 《举许渤签署陕府判…
年艾 [ nián ài ]
年老。五十岁叫艾。见《礼记·曲礼上》。《尚书中候》:“ 齐桓公 欲封禪,谓 管仲 曰:‘寡人日莫, 仲父 年艾。’”…
重阳节 [ zhòng yáng jié ]
也称“重九”。中国汉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民间有登高、远游、赏菊、吃重阳糕等习俗。
四仲 [ sì zhòng ]
(1).农历四季中每季的第二个月的合称。即仲春(二月)、仲夏(五月)、仲秋(八月)、仲冬(十一月)。《史记·封禅书》…
登楼赋 [ dēng lóu fù ]
赋篇名。 汉 末 王粲 作。《文选·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刘良 注引《魏志》:“ 王…
沙米 [ shā mǐ ]
草本植物东蘠的子。多生长于沙地,可以做饭,因名。元 成廷珪《送潘仲明之泰兴》诗:“年丰沙米贱,江近网鱼鲜。”明 胡侍…
蝉韵 [ chán yùn ]
喻指蝉声。 唐 段文昌 《晚夏登张仪楼呈院中诸公》诗:“乍疑蝉韵促,稍觉雪风来。”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梨叶…
高蹇 [ gāo jiǎn ]
(一)、孤傲貌,洁身自好貌。唐 韩愈《南溪始泛》诗之一:“餘年懔无几,休日愴已晚。自是病使然,非由取高蹇。”钱仲联 …
午季 [ wǔ jì ]
(一)、指夏季。《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怎样制定一年的增产计划》:“午季作物……普遍施了一交底肥。”(二)、借指午…
仲姓 [ zhòng xìng ]
拼音: zhòng xìng 简介 仲氏的公认祖先为仲子(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弟子)。仲…
蟾阙 [ chán quē ]
犹蟾宫。元 丁鹤年《题奚仲英进士鹄山书堂》诗:“已为蟾闕彦,仍就 鵠山 居。”明 朱鼎《玉镜台记·议婚》:“他是 瑶…
牛山 [ niú shān ]
山名。在今 山东省 淄博市。春秋 时 齐景公 泣 牛山,即其地。三国 魏 曹植《感节赋》:“唯人生之忽过,若凿石之未…
繁暑 [ fán shǔ ]
犹盛暑。 唐 元季川 《泉山雨后作》诗:“风雨荡繁暑,雷息佳霽初。”《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愿陛下无忘创业之…
酌献 [ zhuó xiàn ]
(一)、谓酌酒献客。《礼记·仲尼燕居》:“子曰,师,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清 归庄《祭吴母王…
颂台 [ sòng tái ]
指古代太常寺之类专司礼乐、祭祀的官署,因其多祝颂之事,故称。 明 方孝孺 《祭郑仲舒太常文》:“世之仕者,恒以困州县…
黝黝 [ yǒu yǒu ]
(1).林木茂盛貌。 晋 左思 《魏都赋》:“黝黝桑柘,油油麻紵。” 南朝 梁 任昉 《落日泛舟东溪》诗:“黝黝桑柘…
绮岁 [ qǐ suì ]
青春;少年。《南齐书·萧颖胄传》:“食叶之徵,著於弱年;当璧之祥,兆乎綺岁。” 明 陆完学 《<长安客话>序》:“大…
王粲 [ wáng càn ]
东汉文学家。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建安七子”之一。汉末避乱,依附军阀刘表,未受重用。后归曹操,官至…
萧晨 [ xiāo chén ]
凄清的秋晨。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哲匠感萧晨,肃此尘外軫。”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