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汤问 [ duì tāng wèn ]
一篇文言文。
梅花席 [ méi huā xí ]
五菜一汤的简便餐宴。如:「由于国人对于吃太讲究,致使餐厅推出的梅花席乏人问津。」
上下八方 [ shàng xià bā fāng ]
天地八方也。《列子·汤问》:「殷汤曰:『然则上下八方,有极尽乎?』。」
发徙 [ fā xǐ ]
发遣迁移。《汉书·陈汤传》:“丞相御史请废 昌陵 邑中室,奏未下,人以问 汤 :‘第宅不彻,得毋復发徙?’” 颜师古…
如汤沃雪 [ rú tāng wò xuě ]
汤:热水。沃:浇。像用热水浇雪。比喻问题极易解决小饭大歠,如汤沃雪。——汉· …
沧沧 [ cāng cāng ]
寒冷的意思日初出,沧沧凉凉。——《列子·汤问》
高山远水 [ gāo shān yuǎn shuǐ ]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列子·汤问》有记载。
鹄鼎 [ hú dǐng ]
《楚辞·天问》“缘鵠饰玉,后帝是饗”汉 王逸 注:“后帝,谓 殷汤 也。言 伊尹 始仕,因缘烹鵠鸟之羹,脩玉鼎以事 …
湯頭 [ tāng tóu ]
中药的配方。犹如汤药、汤剂。《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向知县叫上陈安来问道:『你替胡赖的哥子治病,用的是甚么汤头?』…
玉方壶 [ yù fāng hú ]
传说中的仙山名,即 方丈山。见《列子·汤问》。亦泛指仙山。
传覆 [ chuán fù ]
对被告之自白,录之为罪证,而再行讯问,以审其实否,谓之传覆。《史记·张汤传》:「传爰书讯鞫论报。」集解:「张晏曰:『…
总街之庭 [ zǒng jiē zhī tíng ]
通衢大道旁的亭舍。指商汤听取民意之处。《管子·桓公问》:“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於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
拭眦 [ shì zì ]
犹拭目。《列子·汤问》:“ 离朱 、 子羽 方昼拭眥扬眉而望之,弗见其形。”
辄沐 [ zhé mù ]
古国名。《列子·汤问》:“ 越 之东,有 輒沐 之国。”按,《墨子·节葬下》作“輆沭”。
悍志 [ hàn zhì ]
勇猛之气。《列子·汤问》:“ 黑卵 悍志絶众,力抗百夫,筋骨皮肉,非人类也。”
临危蹈难 [ lín wēi dǎo nàn ]
临:面对、靠近;蹈:用脚踩。面对危险的局势,勇于赴汤蹈火,慷慨就义。
鹄羹 [ hú gēng ]
《楚辞·天问》“缘鵠饰玉、后帝是饗”汉 王逸 注:“后帝,谓 殷汤 也。言 伊尹 始仕,因缘烹鵠鸟之羹,脩玉鼎,以事…
醒酒汤 [ xǐng jiǔ tāng ]
(一)、可以醒酒的羹汤。(二)、用以喻泄恨的对象。
克擧 [ kè jǔ ]
限日擧事也。《列子·汤问》:「管仲勉齐桓公,因游辽口,俱之其国,几克擧。」
枉驾 [ wǎng jià ]
敬辞。指对方来访问自己或请对方访问他人。
论难 [ lùn nàn ]
针对对方的论点提出质问,进行辩论。难(nàn):质问。
答对 [ dá duì ]
回答别人的问话:答对得体。我叫他问得没法答对。
趣走 [ qù zǒu ]
(1).奔走;行走。《列子·汤问》:“趣走往还,无跌失也。”《韩非子·扬权》:“腓大於股,难以趣走。”(2).谓小步…
山水意 [ shān shuǐ yì ]
(一)、赏玩山水的志趣。(二)、谓知音人的情意。典出《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歌云 [ gē yún ]
指动听的歌声。典出《列子·汤问》:“薛谭 学謳于 秦青,未穷 青 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