顩鉢罗 [ yǎn bō luó ]
梵文Kambala的音译。意为羊毛。
鉢昙摩罗伽大宝 [ bō tán mó luó qié dà bǎo ]
指红宝石。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精舍上建表柱,置鉢曇摩罗伽大宝,宝光赫奕联暉,照耀昼夜。”季羡林 等校…
钵昙摩罗伽大宝 [ bō tán mó luó jiā dà bǎo ]
指红宝石。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精舍上建表柱,置鉢曇摩罗伽大宝,宝光赫奕联暉,照耀昼夜。” 季羡林…
鉢特摩 [ bō tè mó ]
红莲花。梵语padma的音译。《大宝积经·菩萨藏会·金毗罗天受记品》:“时 金毗罗 与其部从,即持种种天曼陀罗华、殟…
钵特摩 [ bō tè mó ]
红莲花。梵语padma的音译。《大宝积经·菩萨藏会·金毗罗天受记品》:“时 金毗罗 与其部从,即持种种天曼陀罗华、殟…
优鉢罗 [ yōu bō luó ]
植物名。梵语。又译为乌钵罗、沤钵罗、优钵剌。即青莲花。多产于 天竺,其花香洁。《百喻经·贫人作鸳鸯鸣喻》:“昔外国节…
优鉢 [ yōu bō ]
?优鉢罗之略称。《法华经·随喜功德品》:「优鉢华之香,常从其口出。」;宋、苏轼〈赠蒲涧信长老〉诗:「优钵昙花岂有花,…
毕钵罗 [ bì bō luó ]
菩提树的别称。又名思惟树。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金刚座上菩提树者,即毕鉢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
堕罗钵底 [ duò luó bō dǐ ]
南海古国名。即堕和罗国。暹罗古都大城梵名音译。《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真腊》:“水真腊国……西至堕罗鉢底国,南至小海…
堕罗鉢底 [ duò luó bō dǐ ]
南海古国名。即堕和罗国。暹罗古都大城梵名音译。《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真腊》:“水真腊国……西至堕罗鉢底国,南至小海…
毕鉢罗 [ bì bō luó ]
菩提树的别称。又名思惟树。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金刚座上菩提树者,即毕鉢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
优钵昙 [ yōu bō tán ]
(一)、梵语。即优昙钵。《南史·夷貊传下·波斯国》:“国中有优鉢曇花,鲜华可爱。”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
哜齿 [ jì chǐ ]
谓微微尝一点。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拘尸那揭罗国》:“旦以淳乳,煑粥进焉。沙门受已,纔一嚌齿,便即置鉢,沉吟长息…
优鉢昙 [ yōu bō tán ]
1.梵语。即优昙钵。《南史·夷貊传下·波斯国》:“国中有优鉢曇花,鲜华可爱。”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 豫…
钵塞莫 [ bō sāi mò ]
念珠。梵语的译音。珠多以木槵子108颗为一串,每念一佛名,即过一子。《牟梨曼陀罗咒经》:“其身一手持如意珠,一手把鉢…
优昙鉢 [ yōu tán bō ]
梵语的音译。又译为优昙、优昙华、优昙钵罗、优钵昙华、乌昙跋罗。即无花果树。产 印度,我国 云南 等地亦有生长。其花隐…
三不易 [ sān bù yì ]
佛经从原典译成汉语,有三种困难。一是删雅古以适今时,二是将上古圣人的微言,传译令末世俗人了解,三是翻译者以凡人的境界…
伊赏那补罗 [ yī shǎng nà bǔ luó ]
Isana-pura之音译。国名。今之柬埔寨。《大唐西域记·三摩咀吒国》:「从此东北大海滨山谷中,有室利差咀罗国,次…
俱睒弥 [ jù shǎn mí ]
国名。Kausambi之译音,或书作憍赏弥、拘剡弥。在中印度,周围六千余里。土地沃穰,气序炎热。都城之内有大精舍,高…
尼乾 [ ní gān ]
亦作“ 尼犍 ”。梵语nirgrantha的省音译。佛教所说的外道之一,即露形外道。《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国…
口坠天花 [ kǒu zhuì tiān huā ]
口坠天花(口墜天花)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鉢…
兜率天 [ dōu lǜ tiān ]
亦称“ 兜术天 ”。梵语音译。佛教谓天分许多层,第四层叫兜率天。它的内院是 弥勒 菩萨的净土,外院是天上众生所居之处…
金刹 [ jīn shā ]
(一)、佛地悬幡的塔柱。《法华经·授记品》:“诸佛灭后,起七寳塔。长表金刹,华香伎乐。”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
七十二泉 [ qī shí èr quán ]
山东省历城县名泉之总称。计有金线、趵突、皇华、柳絮、卧牛、东高、漱玉、无忧、石湾、酒泉、湛露、满井、北煮糖、散水、溪…
伽陀 [ qié tuó ]
(一)、亦作“伽他”。梵语译音。偈。佛经中的赞颂之词。伽陀为十二部经之一,亦译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参阅《翻译名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