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门 [ xuān zhèng mén ]
唐 代宫门名。在 宣政殿 之前。
司法局 [ sī fǎ jú ]
司法局是政府的司法行政部门。受党委与政府领导,规格比法院、检察院略低,是政府宣传管理法律的专业职能部门。
宣赞舍人 [ xuān zàn shè rén ]
官名。宋代设置。原名通事舍人,政和中改称宣赞舍人,掌传宣赞谒之事。《宋史·职官志六》:“东、西上閤门。东上閤门、西上…
特种邮票 [ tè zhǒng yóu piào ]
邮政部门为宣传特定事物而特别发行的邮票,一般限期出售,不再重印。
左掖 [ zuǒ yè ]
(一)、宫城正门左边的小门。《宋书·天文志一》:“魏文帝 黄初 三年九月甲辰,客星见太微左掖门内。”(二)、唐 时指…
前三门 [ qián sān mén ]
北京城的正阳门(前门)、宣武门、崇文门合称。自东向西依次是崇文门、前门、宣武门。其中崇文、宣武各取是尚文尚武的意思。
宣平门 [ xuān píng mén ]
汉 代 长安 城东出北头第一门名 宣平门,也叫 东都门 或 都门,省称 宣平。
宣名 [ xuān míng ]
高声报出姓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后殿引臣寮,则待制已上,宣名拜舞;庶官但赞拜,不宣名,不舞蹈。” …
党报 [ dǎng bào ]
政党的机关报,是政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宣传工具。
宣平 [ xuān píng ]
见“ 宣平门 ”。
反政 [ fǎn zhèng ]
重新执政。《晋书·刘敬宣传》:“ 安帝 反政,徵拜冠军将军, 宣城 内史,领 襄城 太守。”《北史·卢同传》:“ 灵…
宣引 [ xuān yǐn ]
皇帝宣召大臣,由内侍引见,称“宣引”。宋 周必大《玉堂杂纪》卷中:“﹝ 必大 ﹞得旨,赴 东华门 祗候宣引。日已晡,…
閤职 [ hé zhí ]
宋 代属于閤门的官职。《宋史·职官志六》:“宣赞舍人任传宣引赞之事,与閤门祗候并为閤职,间带点检閤门簿书公事。”参见…
合职 [ hé zhí ]
宋 代属于閤门的官职。《宋史·职官志六》:“宣赞舍人任传宣引赞之事,与閤门祗候并为閤职,间带点检閤门簿书公事。”参见…
隽老 [ jùn lǎo ]
才德杰出的耆老。 宋 苏轼 《赐新除门下侍郎孙固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卿 金华 雋老,西枢旧臣,与政东臺,…
布政司 [ bù zhèng sī ]
承宣布政使司的简称。明初设置,为掌理一省民政的机构。主官称为布政使。
宣德郎 [ xuān dé láng ]
官名。隋 置,为散官。唐 沿用。宋 政和 四年以为与 宣德门 名相同,曾改称宣教郎。明、清 仍为散官。《二刻拍案惊奇…
宣政 [ xuān zhèng ]
(一)、宣扬政教。宋 范仲淹《上执政书》:“若此后,诸处县令特有课最可旌尚者,宜就迁一官,更留三载,庶其宣政者,可以…
宣政院 [ xuān zhèng yuàn ]
元代官署名。掌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的机关。1264年始设,初名总制院,后更名为宣政院。长官为宣政使,由帝师担任…
机关报 [ jī guān bào ]
由政党、国家机关或群众组织主办并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报纸或刊物。
旋銮 [ xuán luán ]
回驾。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宣政宫烛》:“ 建炎 、 绍兴 久不能进此,惟太后旋鑾沙漠,復值称寿,上极天下之养…
特首 [ tè shǒu ]
称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载沣 [ zài fēng ]
清末摄政王。满族。爱新觉罗氏。袭封醇亲王。宣统帝父。1908年宣统帝即位,他任摄政王,将军政大权集中于皇族集团。后又…
联合公报 [ lián hé gōng bào ]
通常是两国政府领袖会晤之后所发布的一项声明,属于政治、外交的文书。如开罗宣言、波茨坦宣言。联合公报的重要性不在于形式…
大明宫 [ dà míng gōng ]
唐 代宫名。贞观 八年建 永安宫,九年改名 大明宫。龙朔 二年增建,改名 蓬莱宫,长安 元年复称 大明宫。亦谓之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