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兽渡 [ sān shòu dù ]
见“三兽渡河”。
三兽渡河 [ sān shòu dù hé ]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
仓光 [ cāng guāng ]
水中之兽名也。汉、王充《论衡·是应》:「师尚父为周司马,将师伐纣到孟津之上,杖钺把旄,号其众曰:『仓光,仓光者,水中…
津济 [ jīn jì ]
(一)、渡口。(二)、指航道。(三)、渡河。(四)、救助;接济。
兽面 [ shòu miàn ]
(一)、兽形的面具。(二)、指野兽头面的图像。(三)、指如野兽的面孔。
设渡 [ shè dù ]
置备渡船。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尽心上》:“第三节为未到家者设渡也。若不急去问渡,有没於苦海而已,安能乐?”
东渡 [ dōng dù ]
(一)、渡向东岸。《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欲东渡 乌江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户十餘万皆东渡 江 。…
跖实 [ zhí shí ]
(一)、亦作"跖实"。(二)、谓兽类足踏实地而行。(三)、借指走兽。
青兽 [ qīng shòu ]
(一)、传说中的兽名。也称双双。《山海经·大荒南经》:“南海之外……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二)、礼服上的蜼兽形…
横截 [ héng jié ]
(一)、横穿,横插。(二)、横渡。(三)、横阻。
兽头 [ shòu tóu ]
(一)、服饰上所织的兽头花纹。(二)、指龙舟之首。(三)、指兽瓦。
渡过 [ dù guò ]
(一)、详细释义渡。(二)、由水面过到对岸:远渡重洋 渡船。(三)、通过或由此到彼:渡过难关。(四)、过河的地方:渡…
白兽闼 [ bái shòu tà ]
亦称“ 白兽门 ”。即 白虎门 。 唐 杜甫 《北征》诗:“凄凉 大同殿 ,寂寞 白兽闥 。” 仇兆鳌 注:“《三辅…
髬髵 [ pī ér ]
(一)、亦作“髬耏”。猛兽怒而鬃毛奋张貌。(二)、指猛兽。(三)、谓头发竖起。
电逝 [ diàn shì ]
(1).闪电似地行进。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飞轩电逝,兽随轮转。”《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虎视…
未济 [ wèi jì ]
(一)、《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离上坎下。(二)、未成,没有成功。(三)、渡河未到岸或尚未渡河。(四)、未得到救助…
囿台 [ yòu tái ]
古代天子三台之一,为观赏鸟兽鱼鳖之台。《初学记》卷二四引 汉 许慎 《五经异义》:“天子有三臺……囿臺以观鸟兽鱼鳖。…
渡杯 [ dù bēi ]
释 杯渡 (亦作 杯度 ), 晋 宋 时僧人,不知姓名。相传其常乘一木杯渡河,因号曰 杯渡 。见 南朝 梁 慧皎 《…
私豵献豜 [ sī zōng xiàn jiān ]
谓小兽私有,大兽献君。《诗·豳风·七月》:“言私其豵,献豜于公。”毛传:“豕一岁曰豵,三岁曰豜,大兽公之,小兽私之。…
兽圈 [ shòu quān ]
苑囿内圏养野兽之处。《三辅黄图·苑囿》:“ 上林苑 中有六池、市郭、宫殿、鱼臺、犬臺、兽圈。” 陈直 校证引《汉旧仪…
兽伏 [ shòu fú ]
(一)、谓兽类因恐惧而俯伏。(二)、指如兽之蛰伏。(三)、喻人因害怕等原因而降伏,顺服。
狼犺 [ láng kàng ]
(一)、笨拙;笨重。(二)、踉跄貌。(三)、兽名。
鼲鼠 [ hún shǔ ]
灰鼠。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三·黄鼠》。
跳龙门 [ tiào lóng mén ]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鱣,鮪也。出 巩 穴三月,则上渡 龙门,得渡为龙矣。”故从 唐 起士子…
朏朏 [ fěi fěi ]
(一)、兽名。(二)、天未大亮貌。(三)、聚积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