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辅渠 [ liù fǔ qú ]
古代 关中 地区六条人工灌溉渠道的总称。汉 元鼎 六年(公元前111年),左内史 儿宽 在 郑国渠 上游南岸开凿六小…
六渠 [ liù qú ]
见“六辅渠”。
利人渠 [ lì rén qú ]
水渠名。《隋书·卢贲传》:「开皇中,决沁水东注,名曰利人渠,以溉舄卤。」;《元和郡国志》:「陕县北利人渠。开皇六年,…
六辅 [ liù fǔ ]
谓 西汉 的畿辅六郡。《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六辅殊风,五方异俗。”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六辅,谓 京兆…
鬯碍 [ chàng ài ]
畅通和阻碍。鬯,通“ 畅 ”。 清 魏源 《畿辅河渠议》:“不知以水势测之,而地势之高下见矣,而水之鬯碍亦见矣。”
水令 [ shuǐ lìng ]
用水方面的法令法规。《汉书·儿宽传》:“宽 表奏开 六辅渠,定水令以广溉田。”颜师古 注:“为用水之次具立法,令皆得…
十六院 [ shí liù yuàn ]
隋炀帝 于西苑所筑的十六宫院。唐 冯贽《南部烟花记·十六院》:“煬帝 十六院,皆自製名,择宫中佳丽厚有容色美人实之。…
澳闸 [ ào zhá ]
拦河而建的水闸。牐,同“ 闸 ”。《宋史·河渠志六》:“﹝ 元符 ﹞二年闰九月, 润州 京口 、 常州 犇牛 澳牐毕…
澳牐 [ ào zhá ]
拦河而建的水闸。牐,同“ 闸 ”。《宋史·河渠志六》:“﹝ 元符 ﹞二年闰九月, 润州 京口 、 常州 犇牛 澳牐毕…
锼啮 [ sōu niè ]
犹侵蚀。《元史·河渠志二》:“安置石囤四千九百六十,抵御鎪嚙,以救其急。”
恌躁 [ tiāo zào ]
犹轻浮。《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二年》:“渠牟 形神恌躁,尤为上所亲狎,上每对执政,漏不过三刻,渠牟 奏事率至六刻,…
塌岸 [ tā àn ]
朽坏、坍塌的埽岸或堤岸。《宋史·河渠志一》:“埽岸故朽,潜流漱其下,谓之‘塌岸’。”《明史·河渠志六》:“ 永乐 元…
颊辅 [ jiá fǔ ]
(一)、口两旁的肌肉。亦指面颊。《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晋 杜预 注:“辅,颊辅。”宋 黄庭坚《次韵时进叔二十…
腴田 [ yú tián ]
肥沃的田地。《新唐书·长孙顺德传》:“前刺史 张长贵、赵士达 占部中腴田数十顷,夺之以给贫单。”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司隶校尉 [ sī lì xiào wèi ]
职官名。汉仿周官司隶置司隶校尉,始亦使将徒治道路沟渠,兼督大奸滑,后渐尊之,使察畿辅。东汉时领有一州,威权尤重,魏晋…
北凉 [ běi liáng ]
朝代名。(公元401~439)与东晋同时的十六国之一。胡人沮渠蒙逊所建,据有今甘肃张掖县地。
鸟明 [ niǎo míng ]
相传为 伏羲氏 的六佐之一。执掌为民谋福利的事。 晋 陶潜 《群辅录·伏羲六佐》:“ 金提 主化俗, 鸟明 主建福。…
给事中 [ jǐ shì zhōng ]
官名。秦汉为加官,晋以后为正官。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
朝阳方案 [ zhāo yáng fāng àn ]
1990年(公元1990)教育部所施行的全国辅导工作六年计划试办方案。目的在于拓展一般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提供问题…
台辅 [ tái fǔ ]
三公宰辅之位。《后汉书·张奋传》:“臣累世台辅,而大典未定,私窃惟忧,不忘寝食。”《三国志·魏志·袁术传》“ 术 夺…
规策 [ guī cè ]
谋略,计策。《魏书·术艺传·王显》:“又罢六辅之初, 显 为领军 于烈 间通规策,颇有密功。”
元戎啓行 [ yuán róng qǐ háng ]
谓大军出发。语本《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唐柳宗元《剑门铭》:“鼖鼓一振,元戎启行,取其渠魁,以为…
羽翮 [ yǔ hé ]
(一)、指鸟羽。翮,羽轴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二)、指翅膀。(三)、泛指鸟类。(四)、比喻辅翼或辅佐者。(五)…
三十六苑 [ sān shí liù yuàn ]
汉代在北边、西边设养马场三十六所,号三十六苑。《三辅黄图·苑囿》:“三十六苑。《汉仪注》:‘太僕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
补缺拾遗 [ bǔ quē shí yí ]
弥补缺漏,匡正错失。《后汉书.卷二六.伏湛传》:「柱石之臣,宜居辅弼,出入禁门,补缺拾遗。」
【词语拼音】liù fǔ qú
【词语解释】古代 关中 地区六条人工灌溉渠道的总称。汉 元鼎 六年(公元前111年),左内史 儿宽 在 郑国渠 上游南岸开凿六小渠,以辅助灌溉 郑国渠 所不能达到的高地,故名。民间亦省称“六渠”。至 唐 犹存。《汉书·沟洫志》:“自 郑国渠 起,至 元鼎 六年,百三十六岁,而 儿宽 为左内史,奏请穿凿 六辅渠,以益溉 郑国 傍高卬之田。”颜师古 注:“在 郑国渠 之里,今尚谓之 辅渠,亦曰 六渠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