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 [ sān yuè èr ]
农历三月二日。亦指上巳节。
日异月更 [ rì yì yuè gēng ]
日异月更(日異月更) 日日不同,月月改变。形容变化快。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文字之变,日异月更,不可穷…
三微 [ sān wēi ]
(一)、三正。三正之始,万物皆微,故又称三微。(二)、谓十五日。(三)、古代箭靶上的三条竖线。
全唐诗逸 [ quán táng shī yì ]
书名,三卷。日本人市川宽斋编。所收为全唐诗所遗,流传于日本者,计有诗百余篇。见《知不足斋丛书》第二百三十五、二百三十…
留客雨 [ liú kè yǔ ]
夏季五日三次下雨之称。
济南惨案 [ jǐ nán cǎn àn ]
1928年五月三日,北伐之国民革命军抵济南时,日军怕我中国统一,故意制造事端,藉口我国民杀害日本侨民,而屠杀我军民,…
采生 [ cǎi shēng ]
捕杀生人以祭神。旧时某些地区的一种凶残的迷信恶习。《元典章·刑部三·不道》:“土人每遇闰岁,纠合兇愚,潜伏草莽,採取…
玉韵 [ yù yùn ]
(一)、指佛家诵经之声。南朝 梁简文帝《八关斋制序》:“香吐六銖,烟浮五色;目对金容,耳餐玉韵。”(二)、对他人诗文…
灯篙 [ dēng gāo ]
一种中元节的习俗。民间以寺庙为中心的公众普渡,在寺庙前方广场,竖立一座高达数丈的竹竿,顶端系有一盏灯笼,称为「灯篙」…
三十六雨 [ sān shí liù yǔ ]
形容风调雨顺。谓每十日一雨,一年下雨三十六次。《艺文类聚》卷二引《春秋说题辞》:“一岁三十六雨,天地之气宣,十日小雨…
哉生明 [ zāi shēng míng ]
指农历每月初三日或二日。此时月亮开始有光。《书·武成》:“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 商 ,至于 丰 。” 孔 传:“哉,…
衆雨 [ zhòng yǔ ]
指连降三日以上的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淫雨蚤降”汉 郑玄 注:“雨三日以上为霖,今《月令》曰‘众雨’。”
兆日 [ zhào rì ]
谓设置祀日神坛。《周礼·春官·小宗伯》“四望四类亦如之” 汉 郑玄 注:“兆日于东郊。” 孙诒让 正义:“兆日,即为…
並日 [ bìng rì ]
(一)、谓两日并一日。犹言兼程。三国 魏 曹植《归思赋》:“信乐土之足慕,忽并日之载驰。”(二)、同日。《后汉书·朱…
百五日 [ bǎi wǔ rì ]
指寒食日。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二:“重闻百五日,遥祭十三陵。”参见“ 百五 ”、“ 一百五日 ”。
贤僚 [ xián liáo ]
贤明的同僚。 宋 郭应祥 《玉楼春·丁卯四月二十三日书考会作》词:“贤僚益友俱亲密,真箇三年如一日。”
烧新床日 [ shāo xīn chuáng rì ]
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
禊游 [ xì yóu ]
(一)、见“禊游”。(二)、亦作“禊游”。农历三月三日禊祭之游。
小过年 [ xiǎo guò nián ]
旧俗夏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为祭灶神日,谓之“小过年”。
日本节日 [ rì běn jié rì ]
节日 一月一日----元旦 规定是休息一天,实际上前后休息一周左右。 一月第二个星期一----成人节 为20岁的青年…
筵阑 [ yán lán ]
筵宴将尽。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既而日下泽宫,筵阑相圃,悵徙蹕之留欢,眷迴鑾之餘舞。”
倍道 [ bèi dào ]
兼程而行;指一日走两日的路程司马懿倍道而行,八日已到 新城。——《三国演义》
伏日 [ fú rì ]
三伏的总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古代亦指三伏中祭祀的一天。《汉书·东方朔传》:“伏日,詔赐从官肉。” 颜师古 注:“三…
完饭 [ wán fàn ]
旧时风俗。结婚后次日或第三天女家去男家送“三朝礼”,叫做“完饭”。《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耐到第三日,亲家…
负鼎 [ fù dǐng ]
指 伊尹 背负鼎俎见 汤,喻以烹调致 汤 王道之事。《史记·殷本纪》:“伊尹 名 阿衡。阿衡 欲于 汤 而无由,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