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鸠辞 [ bái jiū cí ]
白鸠辞借猛禽与凤凰的形象,批判统治者的表里不一,口实行非,不劳而获,贪婪残忍,高傲不群。
皓鸠 [ hào jiū ]
白色的鸠鸟。古时以为瑞物。
鹊笑鸠舞 [ què xiào jiū wǔ ]
喜鹊欢叫,斑鸠飞舞。旧时用作喜庆的祝辞。
斑鸠 [ bān jiū ]
斑鸠属( Streptopelia )或其他有关属的野生鸠鸽,体色灰褐,颈后有黄褐或白色斑点。常成群,对农作物有害
青鸠 [ qīng jiū ]
鸠鸟。古谓不噎之鸟,刻于杖端为饰,以为养老之意。借指杖端雕饰的鸠鸟。 唐 皇甫松 《大隐赋》:“倚杖则手放青鳩,脱冠…
鸤鸠 [ shī jiū ]
即布谷,亦作尸鸠。一种常见的鸟,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而具暗色横斑,其显著特点是双音节叫声,并把卵产于别的鸟巢中为它孵…
霜衣 [ shuāng yī ]
(1).指鸟的白色羽毛。 北周 庾信 《鹤赞》:“笼摧月羽,弋碎霜衣。” 唐 李白 《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白鳩之…
素羽 [ sù yǔ ]
白色羽毛。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中校之军,皆白裳、白髦、素甲、素羽之矰,望之若荼。” 晋 张华 《白…
玉鸠杖 [ yù jiū zhàng ]
以玉鸠为饰的手杖。据《后汉书·礼仪志》载:年七十者授玉杖。杖端以鸠为饰。鸠为不噎之鸟,欲老人不噎也。《明史·董伦传》…
松鸡 [ sōng jī ]
松鸡科(Tetraonidae)的鸟,比斑鸠略大,嘴像鸡,黑色有白、黄等杂色斑纹,生活在寒冷地带的松林中
扳龙附凤 [ bān lóng fù fèng ]
扳龙附凤(扳龍附鳳) 谓依附龙凤而升空。《宋书·乐志四》引《白鸠篇》:“陵云登臺,浮游太清,扳龙附凤,日望身轻。”
辞达 [ cí dá ]
谓文辞或言辞的表述明白畅达。
白骥 [ bái jì ]
(一)、白马。多用于哀辞。(二)、白鲤的别称。
王德 [ wáng dé ]
王者之德行。《庄子·天地》:“立德明道,非王德者邪?” 南朝 宋 何承天 《白鸠颂》:“王德所覃,物以应显。” 宋 …
白足和尚 [ bái zú hé shàng ]
后秦鸠摩罗什弟子昙始,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淖而未尝污湿,时称“白足和尚”。后亦用以指高僧。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
明清 [ míng qīng ]
犹明察。《书·吕刑》:“明清于单辞,民之乱,罔不中听狱之两辞。” 孔颖达 疏:“当明白清审於狱之单辞。”
禀白 [ bǐng bái ]
对上级或长辈报告表白的敬辞。
霓裳素 [ ní cháng sù ]
语本《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后因以“霓裳素”指白色。
平白 [ píng bái ]
(一)、无缘无故:平白无故。平白地挨了他一顿骂。(二)、(文辞等)浅显通俗:诗句平白如话。
消极修辞 [ xiāo jí xiū cí ]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划分修辞现象的两大分野之一,与“积极修辞”相对。这种修辞大体是抽象的,概念的;以明白、通顺、平匀…
白石烂 [ bái shí làn ]
古诗《饭牛歌》之一歌辞中语。谓山石洁白耀眼。
意在言外 [ yì zài yán wài ]
言辞的真正用意是暗含着的,没有明白说出。
素丝 [ sù sī ]
(一)、本色的丝;白丝。(二)、“素丝羔羊”之省。用作对清廉者的誉辞。(三)、比喻白发。
篡辞 [ cuàn cí ]
称呼篡位的言辞。《公羊传·庄公九年》:“齐 小白 入于 齐。曷为以国氏?当国也。其言入何?篡辞也。”
乌白马角 [ wū bái mǎ jiǎo ]
乌白马角(烏白馬角) “乌头白马生角”的略语。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辞》之四:“思君厚德委如山,洁诚洗志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