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之游 [ wū yī zhī yóu ]
指亲属间文酒赏会。
青衣乌帽 [ qīng yī wū mào ]
(一)、平民的衣着。青衣自汉以后即为卑贱者之服。乌帽即乌纱帽,本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间。(二)、忠烈青衣乌帽。-…
乌衣 [ wū yī ]
(一)、黑色衣。古代贫贱者之服。《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值岁凶旱,艾 为区种,身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
乌衣巷 [ wū yī xiàng ]
地名。在今 南京市 秦淮河 南。三国 吴 时在此置 乌衣营,以士兵著乌衣而得名。东晋 时 王 谢 等望族居此,因著闻…
乌嘷 [ wū háo ]
同“ 乌号 ”。亦作“乌噑”。良弓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左乌嗥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文选·司马相如<子虚…
宪乌 [ xiàn wū ]
御史台的别称。因御史台又称乌台、宪台,故以“宪乌”称之。《西游记》第六四回:“ 孤直公 亦顶针道:‘夫因侧叶称梁栋,…
白颈乌 [ bái jǐng wū ]
白头颈的乌鸦。亦比喻穿白领衣服的人。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支道林 入东,见 王子猷 兄弟,还,…
乱服 [ luàn fú ]
谓衣服不整齐也。《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乌集醉饱吏民之家,乱服共坐,溷肴亡别。」
乌蚁 [ wū yǐ ]
(1).蚂蚁。 元 曹伯启 《梦酒诗会》诗:“乌蚁混游 槐国 市,緑醅初泼 汉江 涛。”(2).指乌合、蚁聚之众。 …
老莱衣 [ lǎo lái yī ]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
乌鸡 [ wū jī ]
即乌骨鸡。《太平御览》卷八八四引《志怪》:“尔时此二州皆行心腹病,略无不死者,弘 在 荆州 教人杀乌鸡薄之,十得八九…
乌江 [ wū jiāng ]
(一)、也叫黔江。长江支流,贵州省最大河流。发源于该省西部乌蒙山,在重庆市涪(fú)陵入长江。长1 018千米。中游…
翩仙 [ piān xiān ]
同“ 翩躚 ”。 宋 陆游 《月下独行桥上》诗:“新秋未再旬,月露已浩然; 放翁 一幅巾,与影俱翩僊。” 宋 陆游 …
撩绕 [ liáo rào ]
回环盘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后》:“泉光云气,撩绕衣裾。” 清 赵执信 《绝句》之八:“緑云撩绕…
狎兽 [ xiá shòu ]
驯顺之兽。 南朝 陈 沉炯 《同庾中庶肩吾周处士弘让游明庆寺》诗:“驯乌逐饭磬,狎兽绕禪牀。”
望宗 [ wàng zōng ]
犹望族。明 宋濂《<义乌楼氏家乘>序》:“大年 从子讳 子固,嘉熙 戊戌进士,严州 桐庐 尉,自是蔚为衣冠之望宗矣。…
白葛 [ bái gě ]
(1).白夏布。 唐 杜甫 《送段功曹归广州》诗:“ 交趾 丹砂重, 韶州 白葛轻。” 唐 谭用之 《贻费道人》诗:…
苔衣 [ tái yī ]
泛指苔藓。 南朝 宋 谢灵运 《岭表赋》:“萝蔓絶攀,苔衣流滑。” 南朝 梁元帝 《和鲍常侍龙川馆》:“苔衣随溜转,…
身章 [ shēn zhāng ]
《左传·闵公二年》:“衣,身之章也。”本指表明贵贱身分的服饰。后泛指衣服的文饰。宋 陆游《磨衲道衣》诗:“久脱朝衣学…
日乌 [ rì wū ]
太阳。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昔分鼇命鳸之世,观 河 拜 洛 之年,则有日乌…
蟆衣草 [ má yī cǎo ]
亦作“蟇衣草”。车前草的别名。 宋 陆游 《闲咏园中草木》之四:“緑侵小径蟇衣草,青络疎篱鬼带藤。”
太师轿子 [ tài shī jiào zi ]
一种棕顶轿子。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蔡太师作相时,衣青道衣,谓之‘太师青’;出入乘椶顶轿子,谓之‘太师轿子’。…
觅贴儿 [ mì tiē ér ]
(一)、亦作“ 觅帖儿 ”。(二)、在闹市中剪脱人衣囊环佩窃取财物, 宋 元 时称“觅贴儿”。 宋 周密 《武林旧事…
晾夏 [ liàng xià ]
谓旧俗在农历三月上巳日起至立夏前曝晒纱葛之类的衣服。《龙游县志·地理考·风俗》:“上巳日以纱葛衣出曝,谓之晾夏。”
钓侣 [ diào lǚ ]
垂钓之友。 宋 陆游 《乌夜啼》词之四:“故人莫讶音书絶,钓侣是新知。” 清 朱彝尊 《普天乐》曲:“钓侣诗朋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