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而乐道 [ pín ér lè dào ]
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
贫乐 [ pín lè ]
谓安贫乐道。语出《论语·学而》:“子贡 曰:‘贫而无諂,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好道安贫 [ hào dào ān pín ]
释义 义参「安贫乐道」。见「安贫乐道」条。
甘贫乐道 [ gān pín lè dào ]
甘贫:情愿受贫困;乐道:乐于守道。甘于受贫,乐于守道。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
颜乐 [ yán lè ]
孔子 学生 颜回 簟食瓢饮而不改其乐。后因以“颜乐”谓安贫乐道。
原宪桑枢 [ yuán xiàn sāng shū ]
安贫乐道。
乐道安贫 [ lè dào ān pín ]
乐道安贫(樂道安貧) (1).乐守正道,安于贫贱。 明 无名氏 《幽闺记·士女随迁》:“乐道安贫巨儒,嗟怨是何如,但…
饭蔬饮水 [ fàn shū yǐn shuǐ ]
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饮水曲肱 [ yǐn shuǐ qū gōng ]
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君子固穷 [ jūn zǐ gù qióng ]
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安贫乐道 [ ān pín lè dào ]
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
浊富 [ zhuó fù ]
不义而富。与“清贫”相对。《文苑英华》卷三六八引 唐 姚崇 《冰壶赋》:“与其浊富,寧比清贫!” 明 杨慎 《艺林伐…
赈施 [ zhèn shī ]
救济布施。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义解四·道猛》:“猛 随有所获,皆賑施贫乏,营造寺庙。”宋 苏轼《范景仁墓志铭》:…
纬萧 [ wěi xiāo ]
编织蒿草。萧,蒿类,可以织为帘箔。语出《庄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於渊,得千金之珠。”郭庆藩 …
共挽鹿车 [ gòng wǎn lù chē ]
挽:拉;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鹿车共挽 [ lù chē gòng wǎn ]
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挽:拉。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贫阨 [ pín è ]
亦作“贫厄”。贫穷困厄。汉 王符《潜夫论·赞学》:“贫阨若彼,而能进学若此者,秀士也。”《法苑珠林》卷六二引 汉 刘…
途毙 [ tú bì ]
谓因贫病冻饿而死在道路上。
瓢箪 [ piáo dān ]
语出《论语·雍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后因以“瓢簞”喻安贫乐道。
仕非为贫 [ shì fēi wéi pín ]
士以道行天下,仕宦之本意非为贫也。《孟子·万章下》:「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
守道安贫 [ shǒu dào ān pín ]
坚守正道,安于贫困。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的话。
箪瓢士 [ dān piáo shì ]
指安贫乐道的贤士。 明 刘基 《感怀》诗:“岂无簞瓢士,今为时所轻。”参见“ 簞食瓢饮 ”。
仕贫 [ shì pín ]
谓因贫穷而入仕求禄。语本《孟子·万章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
蜀道易 [ shǔ dào yì ]
乐府名。相对乐府《蜀道难》而作。
疏水箪瓢 [ shū shuǐ dān piáo ]
粗糙的饮食,简陋的食具。指安贫乐道。清 冯桂芬《似山居图序》:“涉世處境之道貴乎似,以其近真也,此即 老氏 無爲、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