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之策 [ yīn yìng zhī cè ]
指适应形势变化的对策与措施。
词命 [ cí mìng ]
(一)、词令,聘问应对之词。(二)、词翰策命。
谷策 [ gǔ cè ]
调节谷价的策略。《管子·山至数》:“重之相因,时之化举,无不为穀策。” 尹知章 注:“重之相因,若春时穀贵与穀也;时…
马栈之祸 [ mǎ zhàn zhī huò ]
典出《战国策·齐策一》:“章子 之母,得罪其父,其父杀之而埋马栈之下。”后因以“马栈之祸”谓母被父害。
仇赫 [ chóu hè ]
国策宋相。《战国策·东周策》:「谓周最曰:『仇赫之相宋,将以观秦之应。赵宋败三国,三国不败,将兴,赵宋合于东方以孤秦…
谨对 [ jǐn duì ]
古代试策常用语。谓敬答策问。 唐 白居易 《策林一·策尾》:“尘黷圣鉴,俯伏待罪。谨对。” 宋 汪应辰 《廷试策》:…
計策 [ jì cè ]
因应情势发展而拟订的策略。《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策。」《三国演义.第五二回…
郭隗尊 [ guō wěi zūn ]
燕昭王 礼聘 郭隗,筑宫台而尊事之。见《战国策·燕策一》。后因以“郭隗尊”指帝王招揽贤良之士的典实。
雠国 [ chóu guó ]
敌国。《左传·哀公八年》:“君子违,不适讎国。”《战国策·秦策三》:“因天下之力,伐讎国之 齐 ……除万世之害,此 …
敌变我变 [ dí biàn wǒ biàn ]
敌方情况发生了变化,我方对策也要随之作相应变化。形容机动灵活,随机应变。
面面相睹 [ miàn miàn xiāng dǔ ]
相视无言。形容因紧张或惊惧而束手无策之状。
探策 [ tàn cè ]
(1).求签。 三国 魏 曹植 《驱车篇》:“探策或长短,唯德享利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
生报 [ shēng bào ]
佛教谓来生受报应。三种因果报应之一。
郭隗宫 [ guō wěi gōng ]
战国 燕昭王 为礼待 郭隗 所建的馆舍。见《战国策·燕策一》、《史记·燕世家》。后因以为贤人聚集之所。
肄练 [ yì liàn ]
犹操练。 明 李东阳 《应天府乡试策问》之二:“肄练有法,而作止或有未齐。”
直使 [ zhí shǐ ]
(一)、当值之使者。《战国策·齐策三》:“郢 之 登徒,直使送之,不欲行。”鲍彪 注:“直犹当。”(二)、犹即使。宋…
发策 [ fā cè ]
(一)、发出策问。古代考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称为策问,简称策。《汉书·公孙弘传》:“上乃使 朱买臣 等难…
抉面 [ jué miàn ]
《战国策·韩策二》载:聂政 为 严仲子 刺杀 韩 相 韩傀(《史记》作 侠累),以报答知遇之恩。行刺后,政 恐株连及…
答策 [ dá cè ]
朝廷选人时,提出当时政治、经济等问题,要求对答,应选者作答,谓之“答策”。
看着办 [ kàn zhe bàn ]
随着事情的进展,再作因应、处理。往往用于事情有所困扰,一时难有决策时。如:「这事一时难有决定,你就看着办吧!」
克定之功 [ kè dìng zhī gōng ]
克定之功也。《晋书·羊祜传》:「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因以克定之功,策告祜庙。」
理策 [ lǐ cè ]
犹扶杖,拄杖。 清 方文 《惠泉歌》:“道傍密阴且休息,因之理策登山阿。”
衆效 [ zhòng xiào ]
多种功效。清 侯方域《南省试策五》:“夫需之以众效,而求之於一端,无怪乎上作而下不应也。”
空策 [ kōng cè ]
空泛的策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可笑这第三场的卷子,十本有九本是空策,只因头场的‘八股’荐了,这个就是…
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 [ yǐ gǔ zhì jīn zhě bú dá shì zhī biàn ]
谓以古代之理想,治当代者,不能适应时代之变迁也。《战国策·赵策》:「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