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事官雠 [ sī shì guān chóu ]
古时俚语。谓假借公事来发泄私愤。《宋史·江公望传》:“臣闻挺之与古论事每不相合,屡见於辞气,怀不平之心,有待而发。俚…
公报私仇 [ gōng bào sī chóu ]
借公事来报个人的仇。也说官报私仇。
枉法取私 [ wǎng fǎ qǔ sī ]
枉:歪曲,违反;法:法律;取:谋取;私:私利。指官吏违法乱纪,包庇坏人坏事。
微行 [ wēi xíng ]
帝王或高官便服私访微行入古寺。——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私服微行小路
官报私仇 [ guān bào sī chóu ]
利用官职公事之便,行打击报复、发泄私愤之实
丑闻 [ chǒu wén ]
指有关人的阴私、丑事的传言或消息:官场丑闻。
走关节 [ zǒu guān jié ]
给政府某些环节的官员私下送礼,以打通办事渠道。
马府 [ mǎ fǔ ]
掌管人事典册的官府。《韩非子·亡徵》:“私门之官用,马府之世﹝絀﹞,乡曲之善举,官职之劳废,贵私行而贱公功者,可亡也…
仓厩 [ cāng jiù ]
官名。汉置,掌皇后食厩事。《汉书·百官公卿表》:「中长秋、私府、永巷、仓厩。」师古注:「自此以上,皆皇后之官。」
私和 [ sī hé ]
古代犯刑事禁律之一。谓刑事案件不经官断而私自和解。《文献通考·刑六》:“凡有杀伤人处,如都保不曾申官,州县不差官检覆…
属托不行 [ zhǔ tuō bù xíng ]
属:同“嘱”;托:托付。指不走后门托人办事。形容为官清廉,不谋私利。
瞒官不瞒私 [ mán guān bù mán sī ]
瞒着官府,私下勾结干坏事。丝弦剧《空印盒》第二场:“既然按院大人尚未到来,你来个瞒上不瞒下,瞒官不瞒私,打发敝人过江…
私行 [ sī xíng ]
(一)、任凭己意行事。《管子·法禁》:“私王官,私君事,去非其人而私行者,圣王之禁也。”《韩非子·有度》:“故当今之…
揭帖 [ jiē tiě ]
古时监察部门长官揭发不法官吏的一种文书;也指旧时张帖的启事、文告(多指私人的)
私面 [ sī miàn ]
(一)、古谓使者非因公事而以私人身份见国君。《周礼·秋官·司仪》:“及礼,私面,私献,皆再拜稽首,君答拜。”郑玄 注…
刑房 [ xíng fáng ]
(一)、旧时掌管刑事案牍的官吏。(二)、用刑的房子(多指非法的):私设刑房。
昭文馆 [ zhāo wén guǎn ]
官署名。唐 武德 四年于门下省置修文馆,九年改为弘文馆。神龙 元年避 孝敬皇帝(李弘)讳改为昭文馆。置学士,掌详正图…
厚俸 [ hòu fèng ]
丰厚的俸禄。《韩非子·奸劫弑臣》:“皆欲行货财事富贵,为私善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
官能 [ guān néng ]
官吏的职守然后明其分职,考其事业,较其官能,莫不理法,则公道达而私门塞。——《韩诗外传》有机…
私回 [ sī huí ]
犹私邪。《国语·鲁语上》:“且夫君也者,将牧民而正其邪者也。若君纵私回,而弃民事,民旁有慝无由省之,益邪多矣。” 韦…
敚攘 [ duó rǎng ]
宋 梅尧臣《寄永兴招讨夏太尉》诗:“守而勿追彼自困,境上未免小敚攘。”元 王逢《天门行》:“去年官饟私敚攘,今年私鹺…
野史稗官 [ yě shǐ bài guān ]
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稗官: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看的小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
天慈 [ tiān cí ]
皇帝的慈爱。《晋书·纪瞻传》:“今以天慈,使官旷事滞。” 北周 庾信 《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天慈无滥,私愿获从。…
私忌 [ sī jì ]
(1).个人的仇怨。《左传·昭公三年》:“ 叔弓 如 滕 ,葬 滕成公 。 子服椒 为介。及郊,遇 懿伯 之忌, 敬…
假借不还 [ jiǎ jiè bú hái ]
借物逾期限而不归还也。《唐律疏议·厩库·假借官物不还》:「诸假请官物,事讫过十日不还者,笞三十,十日加一等,罪止杖一…
【词语拼音】sī shì guān chóu
【词语解释】古时俚语。谓假借公事来发泄私愤。《宋史·江公望传》:“臣闻挺之与古论事每不相合,屡见於辞气,怀不平之心,有待而发。俚语有之,‘私事官讎’,此小人之所不为,而挺之安为之,岂忠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