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传家 [ shī lǐ chuán jiā ]
指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
诗礼之家 [ shī lǐ zhī jiā ]
诗礼之家(詩禮之家) 见“ 诗礼人家 ”。
十三经 [ shí sān jīng ]
指《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论语》…
儒家经书 [ rú jiā jīng shū ]
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范围随历代王朝的增设而不断扩大。由最初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
诗礼 [ shī lǐ ]
(一)、《诗经》和《礼经》,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的书(二)、旧时常用来称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三)、诗礼之家(四)、指《…
传家 [ chuán jiā ]
(1).传家事于子孙。《后汉书·郑玄传》:“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案之礼典,便合传家。” 李贤 注…
诗书礼乐 [ shī shū lǐ lè ]
六代儒家六经的名称,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乐经》。
六藝 [ liù yì ]
古代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指礼、乐、射、御、书、数。《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
鲁籍 [ lǔ jí ]
儒家经典《诗》、《书》、《易》、《春秋》、《礼》、《乐》的合称。
十三經 [ shí sān jīng ]
宋代列《孟子》于经部,与《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治经 [ zhì jīng ]
治:研究;经,指《易》、《诗》、《书》、《礼记》、《春秋》等儒家经典。
文缛 [ wén rù ]
礼节繁多。《仪礼·丧服》:“丧成人者其文縟。” 明 张居正 《暮宿田家》诗:“世儒贵苛礼,文縟意则凉。”
三家詩 [ sān jiā shī ]
汉时传授诗经的三家:鲁人申培所传为鲁诗、齐人辕固所传为齐诗、燕人韩婴所传为韩诗,均属今文经,立于学官,合称为「三家诗…
国干 [ guó gàn ]
国家之主干,治国之本。《左传·襄公三十年》:“子駟氏 欲攻 子产,子皮 怒之曰:‘礼,国之干也。杀有礼,祸莫大焉。’…
逸礼 [ yì lǐ ]
(一)、指《仪礼》十七篇以外的古文《礼经》。相传有三十九篇,今佚。古文经学家认为汉武帝时与古文《尚书》同发现于孔子住…
五经 [ wǔ jīng ]
指《诗》《书》《易》《礼》《春秋》等五部儒家著作。汉以后称为五经。
三百五篇 [ sān bǎi wǔ piān ]
指《诗经》。《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汉书…
三经 [ sān jīng ]
(一)、谓天时、地利、人和。(二)、儒家的三部经书。指《易》、《诗》、《春秋》。(三)、儒家的三部经书。指《诗》、《…
十经 [ shí jīng ]
(一)、十部儒家经典。《宋书·百官志上》:“国子祭酒一人,国子博士二人,国子助教十人。《周易》、《尚书》、《毛诗》、…
诗礼人家 [ shī lǐ rén jiā ]
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风礼 [ fēng lǐ ]
风范礼节。《魏书·韩麒麟传》:“今令伎作家习士人风礼,则百年难成。”《北史·僭伪附庸传·沮渠蒙逊》:“ 蒙逊 性淫忌…
六艺 [ liù yì ]
(一)、古代指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科目。(二)、古代指《诗》…
三家诗 [ sān jiā shī ]
指 鲁、齐、韩 三家所传之《诗》。
富不过三代 [ fù bù guò sān dài ]
中国俗语:古人说“富不过三代”,完整的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風禮 [ fēng lǐ ]
风范礼节。《魏书·韩麒麟传》:“今令伎作家习士人风礼,则百年难成。”《北史·僭伪附庸传·沮渠蒙逊》:“蒙逊 性淫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