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衙门 [ hǎi jūn yá mén ]
全称“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清政府管理全国海军的机构。1885年设立,醇亲王奕?5?为总理,奕?、李鸿章为会办,实权由…
制府 [ zhì fǔ ]
即制置司衙门,掌军务。
北洋海军 [ běi yáng hǎi jūn ]
清政府的主要新式海军。1874年清政府筹划海防。次年命李鸿章督办海防,开办水师学堂,购置外国军舰,修筑旅顺和威海卫军…
逃降 [ táo jiàng ]
逃跑投降。清 丘逢甲《海军衙门歌同温慕柳同年作》诗:“故将逃降出新将,得相从者皆风云。”
柢枑 [ dǐ hù ]
古代官衙或军营门前阻拦人马通行的木架。
章京 [ zhāng jīng ]
官名。清代军机处及总理衙门办理文书的官员。
衙日 [ yá rì ]
(一)、衙参之日。唐 韩愈《送侯喜》诗:“如今便别长官去,直到新年衙日来。”宋 刘敞《檀州》诗:“市声衙日集,海盖午…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 zǒng lǐ gè guó shì wù yá mén ]
清 统办洋务的中央机构。清 咸丰 十年末(1861年初)设立,总掌外交、通商、海关、海防、订购军火、派遣公使等事,并…
南衙 [ nán yá ]
(一)、唐代禁卫军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又称“南牙”,兵分隶十六卫,统属宰相管辖。(二)、唐代宰相官署。因中书、门下…
并选 [ bìng xuǎn ]
清官吏任期满,地方各省同职官,并入在京同职官班内,一律论俸升迁。《清会典·吏部·文选清吏司》:「有并选。」注:「盛京…
老冤 [ lǎo yuān ]
方言。指贫苦老实的农民。捻军歌谣:“越有越会算,八斗要一石;老冤张张嘴,日子主叫你衙门看。”
军官学校 [ jūn guān xué xiào ]
专门培训各级军事人才的学校。如陆军军官学校、海军军官学校、空军军官学校等。
摺片 [ zhé piàn ]
清 代称奏文为折片。《清史稿·穆宗纪二》:“丙辰,諭吏部、兵部、理藩院,亲政后,各署有请旨及军务摺片,均用 汉 文。…
折片 [ shé piàn ]
清 代称奏文为折片。《清史稿·穆宗纪二》:“丙辰,諭吏部、兵部、理藩院,亲政后,各署有请旨及军务摺片,均用 汉 文。…
译署 [ yì shǔ ]
清 政府于1861年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严复《原强》:“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
供应舰 [ gōng yīng jiàn ]
专门担负海上补给、修理任务的军舰。也叫补给舰。
值年旗大臣 [ zhí nián qí dà chén ]
清制,八旗骁骑司令本部长官之称。八旗骁骑营有值年旗衙门,是属旗军总汇之府,以各旗都统一人,为值年旗大臣。
武官 [ wǔ guān ]
(一)、军事方面的官员。(二)、使馆中负责与驻在国军事部门进行联系和交涉的外交官。通常由一国军事部门派出。有陆军武官…
江翻海沸 [ jiāng fān hǎi fèi ]
jiāng fān hǎi fèi 江翻海沸 形容水势浩大。多用以比喻力量或声势壮大。《三国演义》第十二回:“州衙中…
炮手 [ pào shǒu ]
操作或操纵一门火炮的人员舰上操纵火炮的海军军士和士兵负责管理和使用火炮的士兵
衙前 [ yá qián ]
宋 代职役之一。唐 有衙前军,但非官役。宋 衙前始成为负担最重的差役。职掌官物押运和供应,负赔偿失误和短缺等责任,承…
牌军 [ pái jūn ]
衙门的差役。《水浒传》第二回:“母又道:‘我儿,和你要私走,只恐门前两个牌军,是殿帅府拨来伏侍你的,他若得知,须走不…
总税务司 [ zǒng shuì wù sī ]
旧 中国 各口岸主管海关税务的官员称税务司;统管全国海关的官员称总税务司。咸丰 九年(1859年)英国 人 李泰国 …
诺门坎 [ nuò mén kǎn ]
诺门坎nuò mén kǎn 一个地名,距海拉尔以南约200公里的诺门坎地区(位于今蒙古东方省的中蒙边境)。 193…
三卫 [ sān wèi ]
(一)、唐 禁卫军,有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新唐书·李密传》:“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间哉。”(二)、宋 …
【词语拼音】hǎi jūn yá mén
【词语解释】全称“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清政府管理全国海军的机构。1885年设立,醇亲王奕?5?为总理,奕?、李鸿章为会办,实权由李鸿章掌握。1888年编成北洋海军,制定《北洋海军章程》,设置提督、总兵等职。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覆灭后,海军衙门被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