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之论 [ zhū yù zhī lùn ]
形容精当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荴露 [ fū lù ]
敷陈表露。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吾文未集於简札之上,藏於胸臆之中,犹玉隐珠匿也。及出荴露,犹玉剖珠出乎!” …
璠玙 [ fán yú ]
(一)、美玉名。《初学记》卷二七引《逸论语》:“璠璵,鲁之寳玉也。(二)、泛指珠宝。(三)、比喻美德贤才。
珠柙 [ zhū xiá ]
“珠襦玉柙”的省略。《文选·张载<七哀诗>》:“珠柙离玉体,珍宝见剽虏。” 吕延济 注:“珠柙, 汉 家送死之物,珠…
无胫而至 [ wú jìng ér zhì ]
无胫而至(無脛而至) 犹无胫而行。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爱贤者之门。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脛而自至者,以…
玉珠 [ yù zhū ]
(一)、颗粒状的玉。《左传·桓公二年》“袞冕黻珽”唐 孔颖达 疏:“天子白玉珠十二旒;三公诸侯青玉珠七旒;卿大夫黑玉…
钿璎 [ tián yīng ]
金花、贝片、玉珠之类饰物。
珠圆玉洁 [ zhū yuán yù jié ]
珠圆玉洁(珠圓玉潔) 比喻诗文圆熟明洁。 明 宋濂 《送天渊禅师濬公还四明序》:“因徵其近製数篇读之,皆珠圆玉洁而法…
玉匣珠襦 [ yù xiá zhū rú ]
玉匣珠襦 古代帝后诸侯王的葬服。《西京杂记》卷一:“ 汉 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形如鎧甲,连以金缕。 武帝 匣上皆鏤为蛟…
斿贡 [ yóu gòng ]
周 代九贡之一。贡珠、玉之类。一说,贡羽、毛之类。
珠辉玉丽 [ zhū huī yù lì ]
珠生辉,玉瑰丽。比喻佳丽的肌肤之美。
不胫而走 [ bù jìng ér zǒu ]
汉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通“胫”)而自至者,以人好(hào)之也。”现多用以形容作品、消息等迅速传开。…
珠零锦粲 [ zhū líng jǐn càn ]
指如珠玉之铿零,锦绣之灿烂。比喻文词华丽、铿锵。
合浦 [ hé pǔ ]
古郡名。汉 置,郡治在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 合浦县 东北,县东南有 珍珠城,又名 白龙城,以产珍珠著名。晋 葛洪《抱朴…
珠串 [ zhū chuàn ]
(一)、成串的珠玉。(二)、比喻歌声等之连贯圆润。
珰珥 [ dāng ěr ]
玉制的耳饰。泛指珠宝。《宋书·良吏传·陆徽》:“歷宰金山,家无宝鏤之饰;连组珠海,室靡璫珥之珍。”
米珠薪桂 [ mǐ zhū xīn guì ]
米贵如珍珠,柴贵得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珠:珍珠。薪:柴火。桂:…
珠簪 [ zhū zān ]
缀珠之簪。语出 秦 李斯 《上书谏逐客》:“必出於 秦 然后可,则是 宛 珠之簪,傅璣之珥……不进於前。” 汉 张衡…
珰珠 [ dāng zhū ]
上品珠。 南朝 宋 沉怀远 《南越志》:“珠有九品,寸五分以上,至寸八九分为大品;有光彩,一边小平,似覆釜者,名璫珠…
饭含 [ fàn hán ]
亦作“饭唅”。古丧礼。以珠、玉、贝、米等物纳于死者之口。
灵蛇珠 [ líng shé zhū ]
相传 春秋 时 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使人以药傅之,蛇乃能走。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
璇玉 [ xuán yù ]
亦作“璿玉”。亦作“琁玉”。美玉。一说次于玉的美石。《荀子·赋》:“琁玉瑶珠,不知佩也。” 杨倞 注引《说文》:“璇…
珠树 [ zhū shù ]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山海经·海内西经》:“ 开明 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淮南子·墬形训》:“…
青蝇点玉 [ qīng yíng diǎn yù ]
青蝇点玉(青蠅點玉) 喻白璧有微瑕。 唐 牟融 《寄永平友人》诗之二:“青蝇点玉原非病,沧海遗珠世所嗟。”
随珠和璧 [ suí zhū hé bì ]
随珠和璧(隨珠和璧) 随侯 珠与 和氏 璧的并称。传说古代 随国 姬 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