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 [ kǒng róng ràng lí ]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
让梨 [ ràng lí ]
相传 汉 孔融 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辄取其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事见 晋 张隐《文士传…
推梨让枣 [ tuī lí ràng zǎo ]
推梨让枣(推梨讓棗) 汉 末 孔融 兄弟七人, 融 居第六,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 融 取小者,大人问其故,答道:“…
孔融不让梨 [ kǒng róng bù ràng lí ]
香花梨 [ xiāng huā lí ]
拼音: xiāng huā lí 解释:香花梨又名:鸟足紫檀(PterocarpuspedatusPi…
三让徐州 [ sān ràng xú zhōu ]
起因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汉献帝初…
重戾 [ zhòng lì ]
严重错误;重罪。《后汉书·孔融传》:“愚谓虽有重戾,必宜隐忍。”《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浩周 之还” 裴松之 注…
寇贾 [ kòu jiǎ ]
东汉 寇恂 与 贾复 的并称。执金吾 贾复 部将杀人, 汝南 太守 寇恂 捕杀之。 贾 以为耻,扬言要杀 寇恂 。 …
弹孔 [ dàn kǒng ]
《弹孔》 -简介 《弹孔》,原名《带弹孔的勋章》,由湖南经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川星空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欢瑞世纪…
南极发现消失的世界 [ nán jí fā xiàn xiāo shī de shì jiè ]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3日报道,英国科学家震惊地发现,在南极沿海2400米深完全见不到光亮的地方隐藏着一个&ldqu…
三驱 [ sān qū ]
古王者田猎之制。谓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易·比》:“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孔颖达 疏:“褚氏…
蚊虻 [ wén méng ]
亦作“蟁虻”。一种危害牲畜的虫类。以口尖利器刺入牛马等皮肤,使之流血,并产卵其中。亦指蚊子。《后汉书·孔融传》:“性…
细柳营 [ xì liǔ yíng ]
汉文帝 时,周亚夫 为将军,屯军 细柳。帝自劳军,至 细柳营,因无军令而不得入。于是使使者持节诏将军,亚夫 传令开壁…
高节 [ gāo jié ]
(1).高其节操,坚守高尚的节操。《庄子·让王》:“若 伯夷 、 叔齐 者,其於富贵也,苟可得已,则必不赖,高节戾行…
版画教学 [ bǎn huà jiāo xué ]
儿童版画的教学有两个重点:一是工具材料是安全,因为中低年级儿童的细部肌肉尚未发育完全,肌力不足,控制协调感也差,无法…
蛋卷头 [ dàn juàn tóu ]
新潮流“蛋卷头”。2010年开始风靡整个亚洲,所有的少女杂志封面模特都换上了蛋卷头。相比于日本的“发尾又齐又重又卷”…
崩坏运动 [ bēng huài yùn dòng ]
目录1 概要2 成因2.1 1. 水分2.2 2. 坡度2.3 3. 诱发外力3 关键字4 参考文献 概要崩坏作用(…
摩天鞋 [ mó tiān xié ]
“摩天鞋”31厘米高度惊世骇俗 售价为1525美元 摩天鞋-简单概述 罗马尼亚设计师阿尔布和摩天鞋 一款高跟鞋鞋跟翠…
麦格假体 [ mài gé jiǎ tǐ ]
拼音:mài gé jiǎ tǐ 解释:麦格假体采用硅凝胶专利技术,即使用刀将假体剖开,…
微诗会 [ wēi shī huì ]
微诗会 - 简介 140字的微博,成就了一批写微小说高手。新年伊始,在新浪微博上,网友“陈不我”又发起了一场“微诗会…
国家形象宣传片 [ guó jiā xíng xiàng xuān chuán piàn ]
2010年国庆节前,国新办将在国际主流媒体,面向世界观众,播放中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片长30秒,将由50多位中国各界…
职场加菲猫 [ zhí chǎng jiā fēi māo ]
职场加菲猫,是指身在职场的小白领们,偶尔像加菲一样犯个无伤大雅的小错,让人看到自己的精灵可爱之处。自从有了加菲猫,全…
荷叶头 [ hé yè tóu ]
倾灵叶“荷叶头” 荷叶头是BOB头和梨花头的升级版,最早由倾灵叶所创,外形很像一柄荷叶上尖下阔,头两侧和后面顺着淡淡…
荷荷巴油 [ hé hé bā yóu ]
荷荷巴(Jojoba)(又名霍霍巴)是一种墨西哥原生的植物,虽然目前全球都有栽种,但是还是以美墨交界处的沙漠地形最适…
凤姐传 [ fèng jiě chuán ]
《凤姐传》是网友用文言文做文章调侃网络红人凤姐。读起来倒也朗朗上口,并把“凤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趣味横生。 一个…
【词语拼音】kǒng róng ràng lí
【词语解释】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