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主 [ dù zhǔ ]
(一)、周杜伯。因封于杜,故名。(二)、即杜宇。(三)、杜鹃。
下杜 [ xià dù ]
1.城名。在陕西省长安县南。春秋为杜伯国,秦为杜县地。汉宣帝微时,乐游杜、鄠之间,常在下杜,即此。其地为杜陵之下聚落…
杜葵 [ dù kuí ]
即杜衡。参见“ 杜衡 ”。
杜陵 [ dù líng ]
(一)、地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东南。古为 杜伯国。秦 置 杜县,汉宣帝 筑陵于东原上,因名 杜陵。并改 杜县 …
杜魄 [ dù pò ]
即杜鹃鸟。旧传古 蜀 王 杜宇 的魂魄化为杜鹃,故称。
杜撰 [ dù zhuàn ]
臆造;虚构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又观俗有杜田、杜园之说,杜之云者,犹言便耳。&md…
杜墅 [ dù shù ]
即 杜陵。唐 韩愈《南山诗》:“前寻径 杜墅,坌蔽 毕原 陋。”王伯大 音释引 孙汝听 曰:“杜墅,即 杜陵 也。在…
李杜 [ lǐ dù ]
(1). 东汉 李固 、 杜乔 的并称。《后汉书·李杜传赞》:“ 李 杜 司职,朋心合力。致主 文 宣 ,抗情 伊 …
小杜 [ xiǎo dù ]
(一)、称 汉 杜延年。延年,杜周 子,亦明法律,持刑以宽。南朝 梁 沉约《授蔡法度廷尉制》:“汉 代律书,出乎 小…
杜义 [ dù yì ]
亦称“杜学”。指 晋 杜预 对《左传》的解释。
老杜 [ lǎo dù ]
指 唐 代诗人 杜甫 ,以别于 杜牧 (称 小杜 )。 唐 沉传师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题示》:“鏘金七…
杜草 [ dù cǎo ]
即杜若。 唐 贾岛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诗:“杜草开三逕,文章忆二贤。”参见“ 杜若 ”。
杜丽 [ dù lì ]
即 杜丽娘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口闭唇张,好似死乍还魂的 杜丽 。”参见“ 杜丽娘 ”。
杜衡 [ dù héng ]
亦作“ 杜蘅 ”。1.即杜若。文学作品中常用以比喻君子、贤人。《楚辞·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南…
杜田 [ dù tián ]
犹杜撰。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一:“ 汉 田何 善《易》,言《易》者本 田何 。 何 以 齐 诸 田 徙 杜陵 ,…
杜造 [ dù zào ]
杜撰。
杜二 [ dù èr ]
唐 杜甫 。 甫 排行第二,故称。 唐 李白 有《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 唐 任华 《寄杜拾遗》诗:“ 杜拾遗 ,…
杜绝 [ dù jué ]
(一)、制止;消灭(坏事):杜绝贪污和浪费。杜绝一切漏洞。(二)、旧时出卖田地房产,在契约上写明不得回赎叫杜绝。
杜厥 [ dù jué ]
犹杜绝。
杜学 [ dù xué ]
见“杜义”。
杜五 [ dù wǔ ]
杜甫 祖父 杜审言,与 苏味道、李峤、崔融 齐名,时称“文章四友”。
杜米 [ dù mǐ ]
本地所产、不从商贩而来的米。清 赵翼《陔馀丛考·杜撰》:“凡文字之无所本者曰杜撰,工作之不经匠师者曰杜做。后世并以米…
杜机 [ dù jī ]
见“杜德机”。
杜口 [ dù kǒu ]
闭口。谓不言。《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北齐书·崔暹传》:…
杜诗 [ dù shī ]
指 唐 代大诗人 杜甫 的诗或诗集。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旧 蜀 本 杜 诗并无註释。” 巴金 《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