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皇朝 [ dà xià huáng cháo ]
皇隰 [ huáng xí ]
广漠的田野。 南朝 齐 谢朓 《夏始和刘潺陵》:“威仰弛苍郊,龙曜表皇隰。”
梁宫 [ liáng gōng ]
指 南朝 梁 的皇宫。 明 夏完淳 《故宫行》:“登临千载空回首, 陈 井 梁 宫竟谁有?”
降圣 [ jiàng shèng ]
谓帝王诞生。 南朝 梁 江淹 《敕为朝贤答刘休范书》:“暨我 太宗明皇帝 ,惟岳降圣,重耀函夏,延礼璧臺,访道衢室。…
九州鼎 [ jiǔ zhōu dǐng ]
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
梁化郡 [ liáng huà jùn ]
南朝至隋朝存在郡名,与南朝梁大同八年设置,隋开皇九年废除。
上系 [ shàng xì ]
犹言上世。 晋 傅玄 《元日朝会赋》:“仰 二皇 之文象,咏帝德乎上系,攷 夏后 之遗训,综 殷 周 之典制。”
西夏 [ xī xià ]
朝代名。11—13世纪,党项族拓跋氏在今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一带建立大夏政权,因在宋之西,宋人称其为西夏。参见“…
廷仗 [ tíng zhàng ]
明朝皇帝处罚大臣的一种特殊刑罚。
十九信条 [ shí jiǔ xìn tiáo ]
指1911年(宣统三年)11月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武昌起义爆发,清朝贵族为保持其垂亡的封建皇朝,玩弄…
宂吏 [ rǒng lì ]
(一)、无固定职事的官吏。《周礼·地官·槀人》“掌共外内朝宂食者之食”唐 贾公彦 疏:“宂,散也。外内朝上直诸吏谓之…
真册 [ zhēn cè ]
由皇帝正式封立。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上:“ 宝元 於 拓跋 夏 元昊 初叛命,遣人诣闕,表言诸蕃推奉,求朝廷真…
牙笏 [ yá hù ]
象牙手板。亦指朝笏。原为大臣朝见皇帝时所执用,其后道士在朝真或斋醮时也使用。
凤阳 [ fèng yáng ]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后用“凤阳”指朝阳。
宝绶 [ bǎo shòu ]
帝王、皇后的印玺。 唐 令狐楚 《郑尚书贺册皇太后表》:“献宝綬于内朝,宣玉册于中禁。”《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
大起居 [ dà qǐ jū ]
宋 制,文武朝官每五日赴内殿参见皇帝,称为大起居。
子皇帝 [ zǐ huáng dì ]
即儿皇帝。指在异族统治者控制下的傀儡皇帝。《金史·刘豫传》:“今立 豫 为子皇帝,既为邻国之君,又为大朝之子。”
皇舆 [ huáng yú ]
亦作“皇轝”。国君所乘的高大车子。多借指王朝或国君。
垂帘 [ chuí lián ]
唐高宗在朝堂上跟大臣们讨论政事的时候,在宝座后挂着帘子,皇后武则天在里面参与决定政事,后来把皇后或皇太后掌握朝政叫垂…
嘉币 [ jiā bì ]
祭祀所用的缯帛。《大戴礼记·诸侯迁庙》:“孝嗣侯某,敢以嘉币告於皇考某侯。”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皇夏》:“嘉…
皇地祇 [ huáng dì qí ]
对地神的尊称。《旧唐书·礼仪志一》:“今请备设皇地祇并从祀等座,则礼得稽古,义合缘情。”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郊配》…
香盐 [ xiāng yán ]
盐的美称。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洗以 三危 之露水,调以 大夏 之香盐。”
皇圣 [ huáng shèng ]
大圣人。谓皇帝。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监灵运》:“皇圣昭天德,丰泽振沉泥。” 唐 褚亮 《唐明堂乐章·肃和》:“…
赦恩 [ shè ēn ]
犹恩赦。指封建王朝遇皇帝登极或其他大典而赦免罪犯。
六舞 [ liù wǔ ]
(一)、六种乐舞。谓黄帝之《云门》、尧之《咸池》、舜之《大韶》、禹之《大夏》、汤之《大濩》、武王之《大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