昴宿六 [ mǎo sù liù ]
昴毕 [ mǎo bì ]
昴宿与毕宿的并称。同属白虎七宿。古人以昴毕为 冀州 的分野。
金昴 [ jīn mǎo ]
指昴宿。昴宿中,则冬天至。
星昴 [ xīng mǎo ]
昴宿。
刍蒿 [ chú hāo ]
也作刍藁,是中国古代星官之一,属于二十八宿西方七宿的昴宿,含六星,在天苑之西。
昴精 [ mǎo jīng ]
昴宿的精灵。用以称颂显贵。 清 顾炎武 《帝京篇》:“毓德生维岳,分猷降昴精。”参见“ 昴降 ”。
昴星 [ mǎo xīng ]
即昴宿。
昴宿 [ mǎo sù ]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白虎七宿的第四宿。又名髦头、旄头。有亮星七颗(古代以为五颗,故有昴宿之精转化为五老的传说)。传…
昴日鸡 [ mǎo rì jī ]
即昴宿,中国神话中的二十八宿之一,西方七宿第四宿。
兆昴 [ zhào mǎo ]
即昴星。西方白虎七宿居中之星,凡四颗。
苍穹之昴 [ cāng qióng zhī mǎo ]
苍穹是天空的意思,而昴是天上西宫白虎七宿的第四宿,即一个星宿。连起来可以解释为天空上的星宿。
牛宿 [ niú sù ]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的第二宿。有星六颗。又称牵牛。《宋史·天文志三》:“牛宿六星,天之关梁,主牺牲事。” …
庚虎 [ gēng hǔ ]
即白虎。指二十八宿中位于西方的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因庚在五方中属西方,故白虎又称“庚虎”。
旄头 [ máo tóu ]
(一)、古代皇帝仪仗中一种担任先驱的骑兵。(二)、即昴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室宿 [ shì sù ]
星宿名。也称营星、定星。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的第六宿。
二十八宿 [ èr shí bā xiù ]
中国古代天文 家将沿黄道、赤道附近的星空,划分为二十八个不等的区域,每一区域叫做一宿。二十八宿按东、西、南、北四个方…
觜宿 [ zīxiù ]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为西方第六宿。觜宿三小星位于参宿两肩上方,形状可与角状的鸟嘴相联系,故名觜宿。
西奎 [ xī kuí ]
西方的奎宿。二十八宿中白虎七宿的第一宿。有星十六颗,即仙女座九星和双鱼座七星。
张宿 [ zhāng sù ]
又称鹑尾。二十八宿之一,朱雀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六颗,在长蛇座内。
龙尾伏辰 [ lóng wěi fú chén ]
1龙尾,即尾宿。尾宿是东方青龙七宿中的第六宿,所以叫做龙尾。辰,又写作“䢈”,是日月交会的意思。
奎壁 [ kuí bì ]
二十八宿中奎宿与壁宿的并称。旧谓二宿主文运,故常用以比喻文苑。《平山冷燕》第十六回:“二兄青年高才,焕奎壁之光,润文…
翼宿 [ yì sù ]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鸟七宿中的第六宿,凡二十二星。为惊蛰节子初三刻的中星。按,后世艺人所祀之神亦名“翼宿星”…
風飡水宿 [ fēng cān shuǐ sù ]
在风中吃饭,在水上住宿。形容行旅的艰苦。宋黄庭坚《上南陵坡》诗:“风飡水宿六千里,蛇退猨啼百八盘。”《二刻拍案惊奇》…
寤宿 [ wù sù ]
醒而卧;躺卧。《诗·卫风·考槃》:“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朱熹 集传:“寤宿,已觉而犹卧也。” 晋 陆云 《四言失…
风飡水宿 [ fēng cān shuǐ sù ]
在风中吃饭,在水上住宿。形容行旅的艰苦。 宋 黄庭坚 《上南陵坡》诗:“风飡水宿六千里,蛇退猨啼百八盘。”《二刻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