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家山 [ dài jiā shān ]
蚕熟 [ cán shú ]
指蚕上蚕山结茧。 元 戴表元 《金陵赠友》诗:“水水鱼肥供白鮓,家家蚕熟衣红丝。”
宋潜虚 [ sòng qián xū ]
清 古文家 戴名世 因《南山集》案被杀,故人讳其名,以“宋潜虚”代之。
戴山鼇 [ dài shān áo ]
见“ 戴山鰲 ”。
戴鳌 [ dài áo ]
见“ 戴山鰲 ”。
钟祥 [ zhōng xiáng ]
谓得福。 清 梅曾亮 《原任预告大学士戴公墓碑》:“ 庾山 建标,四 戴 钟祥。”
方山巾 [ fāng shān jīn ]
古儒者所戴的软帽。形制似方山冠。唐 李白《嘲鲁儒》诗:“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明 徐咸《西园杂记》卷上:“嘉靖 …
大小戴 [ dà xiǎo dài ]
(1).指 西汉 今文经学家 戴德 与其侄 戴圣 。二人同受《礼》于 后苍 , 德 传《礼》八十五篇,称《大戴礼》;…
居冠 [ jū guān ]
古代官员退朝居家时所戴的帽子。
道帽 [ dào mào ]
犹道巾。亦借指家居时所戴的便帽。
绿头巾 [ lǜ tóu jīn ]
元明两代规定娼家男子戴绿头巾。后来称人妻子有外遇为戴绿头巾。也说绿帽子。
乙禽 [ yǐ qín ]
乙鸟。戴表元〈四明山中逢晴诗〉:「茅檐西日乙禽来。」
二戴 [ èr dài ]
指 汉 经学家 戴德 、 戴圣 叔侄。 唐 孔颖达 《礼记正义序》:“去圣逾远,异端渐扇。故大、小二 戴 ,共氏而分…
冠山戴粒 [ guàn shān dài lì ]
冠山:把山当帽子,比喻大。戴粒:用头顶粒,比喻小。形容大小虽异,但各适其适。
忆戴 [ yì dài ]
比喻想念友人。 唐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诗:“忆 戴 差过 剡 游仙惯入壶。” 唐 李端 《宿荐福寺东池有…
寻戴 [ xún dài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 居 山阴,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时 戴 在 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
小戴 [ xiǎo dài ]
(1).称 汉 戴圣 。《汉书·儒林传·孟卿》:“ 德 号 大戴 ,为 信都 太傅; 圣 号 小戴 ,以博士论 石渠…
徽章 [ huī zhāng ]
戴在身上表示身分、职业的标志徽章收藏家
勋绶 [ xūn shòu ]
某些国家奖给有功勋人员佩戴的丝带。绶(shòu)。
鳌抃 [ áo biàn ]
《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后以“鼇抃”形容欢欣鼓舞。
礼记 [ lǐ jì ]
中国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汉初儒家礼仪论著的总集。内容包括礼制和儒家哲学两部分,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物制度、典礼、…
神行太保 [ shén xíng tài bǎo ]
元曲、《水浒传》中塑造的善走人物戴宗的绰号。今亦用以戏称赶路迅捷的人。元高文秀《黑旋风》第四折:“神行太保戴宗打探李…
访戴 [ fǎng dài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 居 山阴,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时 戴 在 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
便爱 [ biàn ài ]
犹爱戴也。《史记·郑世家》:「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
下插定 [ xià chā dìng ]
订婚时将插戴的首饰送到女家作为婚约的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