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秆子 [ bǐ gǎn zǐ ]
禾把 [ hé bǎ ]
连穗带秆的稻捆子。
钉盘星 [ dīng pán xīng ]
戥子或秤秆上的第一星儿。
麦布 [ mài bù ]
方言。用麦秆做的哨子。
秸莞 [ jiē wǎn ]
谓用禾秆编成的席子。
禾茇 [ hé bá ]
禾稼割取穗子后留下的茎秆。
秆子 [ gǎn zi ]
某些植物的茎:高粱秆子。
蒿子秆儿 [ hāo zi gǎnr ]
茼蒿的嫩茎叶,做蔬菜时叫蒿子秆儿。
谷草 [ gǔ cǎo ]
(一)、谷子(粟)脱粒后的秆,可做饲料。(二)、稻草。
席篾 [ xí miè ]
用苇子、竹子、高粱秆等的皮劈开而做成的细长的薄片,用来编席、篓子等。
藁秸 [ gǎo jiē ]
(一)、亦作“藳秸”。祭祀时用的草席。(二)、稻、麦等的秆子。
棵秆 [ kē gǎn ]
某些植物的茎。如:我为了盖房子,种了一亩高粱,不结穗子,只长棵秆。
粳稻 [ jīng dào ]
水稻的一类,茎秆较矮,叶子较窄,深绿色,米粒短而粗。
草缏 [ cǎo biàn ]
亦称“草辫”。用麦秆之类编成的扁平的带子,为制草帽、提篮、扇子等草制品的材料。
茓子 [ xué zi ]
用高粱秆、芦苇等的儿编制的狭而长的粗席子,可以围起来囤粮食。也作踅子。
草帽缏 [ cǎo mào biàn ]
用麦秆一类东西编成的扁平的带子,是做草帽、提篮、扇子等的材料。也作草帽辫。
要子 [ yào zi ]
(一)、用麦秆、稻草等临时拧成的绳状物,用来捆麦子、稻子等。(二)、捆货物用的或打包用的条状物:铁要子。
光出溜 [ guāng chū liū ]
光秃貌。 老舍 《骆驼祥子》七:“象糊好的漂亮纸人还没有安上脚,光出溜的插着两根秸秆那样。”
凤尾竹 [ fèng wěi zhú ]
也叫观音竹。竹子的一种。秆丛生,高2—3米,直径5—10毫米。叶片小,披针形。可供观赏。
籼稻 [ xiān dào ]
一年生草本植物。水稻的一种。茎秆高而软,叶宽,黄绿色,穗小而子粒稀,易脱落。米质黏性较差。
苦竹 [ kǔ zhú ]
竹的一种。秆矮小,节比别的竹子长。筍苦< 黄芦苦竹绕宅生。——唐· 白居…
虉草 [ yì cǎo ]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条形,圆锥花序。嫩时可作饲料,秆可用来纺织器物。也叫虉。
席藁 [ xí gǎo ]
(一)、见“席槀”。(二)、席藁。藁,指用禾秆编成的席子。坐卧藁上是古人请罪的一种方式,因以指请罪。
秆草 [ gǎn cǎo ]
作饲料的禾茎杂草。宋 欧阳修《乞罢刈白草札子》:“今年马军抽减,归京后,马数少於去年,其秆草等数,必不至闕少。”宋 …
大麦 [ dà mài ]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 本植物。植株像小麦。秆较软。叶片厚而短,色淡。有长芒、钩芒或无芒。子实可供食用。也指这种植 物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