沌沌浑浑 [ dùn dùn hún hún ]
水波相随貌。《文选·枚乘<七发>》:“沌沌浑浑,状如奔马。”李善注:“沌沌浑浑,波相随之貌也。”
浑屯 [ hún tún ]
同“浑沌”。俞锷《岛南杂诗》之六:“是醒是醉是浑屯,可是 讙头 不死民。”
浑沌之死 [ hún dùn zhī sǐ ]
凿浑沌 [ zuò hún dùn ]
浑沌本无五官,南海之帝儵和北海之帝忽为报浑沌殷厚相待之德,为其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见《庄子.应帝王》。后比喻造物…
豚豚 [ tún tún ]
浑沌貌。《管子·枢言》:“圣人用其心,沌沌乎博而圜,豚豚乎莫得其门。” 戴望 校正:“ 丁 云:豚,遯之叚字。《广雅…
庞鸿 [ páng hóng ]
亦作“庞洪”。浑然宏大。古人以天体未形成之前,宇宙浑沌一体称为“庞鸿”。
厖澒 [ máng hòng ]
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含浑然广大之意。
假修 [ jiǎ xiū ]
假装修行也。《庄子·天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
浑敦 [ hún dūn ]
同“浑沌”。《山海经·西山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 帝江 也。”《…
儵忽 [ shū hū ]
1. 倏忽。迅疾貌。《吕氏春秋·决胜》:“儵忽往来,而莫知其方。”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下·驺虞》:“怪兽五彩,尾…
浑濛 [ hún méng ]
指混沌之气。清 毛奇龄《谒嵩岳》诗:“日月环区宅,阴阳割浑濛。”
凿窍 [ záo qiào ]
(一)、开洞。(二)、指开通七窍。语本《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凿破浑沌 [ záo pò hùn dùn ]
浑沌:传说中的中央之帝。指违反自然,致成祸害。也指开通耳目,增长人的知识
倱伅 [ hùn dùn ]
无知暗昧不通之类也。四凶之一。与混沌、浑沌、浑敦同。《切伅残卷二十混》:「倱、倱伅、四凶。」;《玉篇》:「帝鸿氏有不…
鸿蒙初辟 [ hóng méng chū pì ]
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开天辟地。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南帝 [ nán dì ]
(一)、指南海之帝儵。典出《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二)、古代神话中的五位天…
胚浑 [ pēi hún ]
混沌。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的景象。《文选·郭璞<江赋>》:“类肧浑之未凝,象太极之构天。” 李善 注:“言云气杳…
漭泱 [ mǎng yāng ]
广大貌。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之一:“浑沌自太古,漭泱开 吴 天。” 清 方文 《从黄俞邰借<宋遗民录…
狷察 [ juàn chá ]
偏急苛察。《旧唐书·柳浑传》:“ 浑 虽 滉 ( 韩滉 )所引,心恶其专政,正色让之曰:‘先相公以狷察为相,不满岁而…
殊间 [ shū jiān ]
不相同。《后汉书·樊宏传论》:“分地以用天道,实廩以崇礼节,取诸理化,则亦可以施於政也。与夫爱而畏者,何殊间哉!”《…
太初 [ tài chū ]
亦作“ 大初 ”。1.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元气。《列子·天瑞》:“太初者,气之始也。”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
胚腪 [ pēi yùn ]
亦作“胚浑”。唐 陆龟蒙《读<阴符经>寄鹿门子》诗:“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方寸了十字,万化皆胚腪。”金 元好问《…
厖鸿 [ máng hóng ]
1. 洪大;广大。《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湛恩厖鸿,易丰也。” 李善 注:“厖、鸿,皆大也。言湛恩广大,易可…
乱丝 [ luàn sī ]
(1).紊乱的丝。常以比喻纷乱无绪的事物。《管子·枢言》:“纷纷乎若乱丝。” 汉 王充 《论衡·案书》:“孰与剖破浑…
蔚蔚 [ yù yù ]
同“ 鬱鬱 ”。1.茂盛貌。《宋书·隐逸传·陶潜》:“浑浑长源,蔚蔚洪柯。羣川载导,众条载罗。” 北魏 郦道元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