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虚 [ záo xū ]
谓研求入微。
凿説 [ záo shuō ]
穿凿附会之说。 金 王若虚 《著述辨惑》:“若 谢氏 、 胡氏 之书尝略观之,大抵喜为凿説过正者多。”
凿齿 [ záo chǐ ]
(1).古代传说中的野人。《山海经·海外南经》:“ 羿 与凿齿战于 寿华 之野。 羿 射杀之,在 昆仑虚 东。 羿 …
确凿 [ què záo ]
非常确实:确凿不移。确凿的事实。证据确凿。
凿空 [ záo kōng ]
穿凿:凿空之论。
气核 [ qì hé ]
指山石。语出 晋 杨泉《物理论》:“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清 黄景仁《女娲庙》诗:“捫虚填气…
何楼 [ hé lóu ]
(1). 宋 代民间俗语。谓虚伪欺诈。 宋 刘攽 《中山诗话》:“世语虚伪为何楼。葢国初京师有 何家楼 ,其下卖物,…
凿枘不投 [ záo ruì bù tóu ]
凿是指榫眼·枘是指榫头·凿枘不投意同圆凿方枘·也作枘凿.圆榫眼,方榫头,两下里合不起来·比喻格格不入·。
反驳 [ fǎn bó ]
论证的一种特殊 方式,即用一个论证去推翻另一个论证,也就是用确凿的事实或正确的观点证明某种言论是虚假的。
穿凿傅会 [ chuān záo fù huì ]
穿凿傅会(穿鑿傅會) 见“ 穿凿附会 ”。
方枘圜凿 [ fāng ruì huán záo ]
方枘圜凿(方枘圜鑿) 见“ 方枘圆凿 ”。
榫凿 [ sǔn záo ]
用来凿切榫眼的凿子。
凿凿可据 [ záo záo kě jù ]
凿凿:确实。确实可作依据。
凿凿 [ záo záo ]
(1).鲜明貌。《诗·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凿凿。” 毛 传:“凿凿然,鲜明貌。” 宋 苏轼 《浚井》诗:“…
凿凿有据 [ záo záo yǒu jù ]
凿凿:确实。有确实的证据。
凿凿言之 [ záo záo yán zhī ]
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椎凿 [ zhuī záo ]
(一)、槌子和凿子。(二)、用槌子锤,用凿子凿。(三)、比喻乖违不合。
枘凿 [ ruì záo ]
《楚辞·九辩》:“圜枘而方凿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难入。”《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持方枘欲入圜凿,其能入乎?”枘、凿,…
斧凿 [ fǔ záo ]
(一)、斧子和凿子。(二)、用斧子和凿子加工,比喻雕琢诗文词句,使显得造作,不自然:斧凿痕。
言之凿凿 [ yán zhī záo záo ]
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凿坏而遁 [ záo pī ér dùn ]
凿坏而遁(鑿坏而遁) 见“ 凿坏以遁 ”。
锧笮 [ zhì zé ]
斧和凿。古代腰斩和黥刑的刑具。笮,通“凿”。
疏凿 [ shū záo ]
亦作“踈凿”。开凿。 唐 皇甫冉 《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任疏凿兮与汲引,若有意兮山中人。” 唐 胡曾 《咏史诗…
铁证 [ tiě zhèng ]
指确凿的证据:铁证如山(形容证据确凿不移)。
凿培 [ záo péi ]
凿穿墙壁。《淮南子·齐俗训》:“ 颜闔 , 鲁君 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参见“ 凿坏以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