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庐 [ sù lú ]
供住宿的房屋。
依宿 [ yī xiǔ ]
投依止宿也。《后汉书·犯冉传》:「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
宿息 [ sù xī ]
(一)、上古称宾客于道路休息住宿之处。《周礼·秋官·野庐氏》:“比国郊及野之道路、宿息、井树。”郑玄 注:“宿息,庐…
便赖 [ biàn lài ]
谓赖以得益。《新唐书·冯宿传》:“ 涪水 数坏民庐舍, 宿 脩利防庸,一方便赖。”
殿庐 [ diàn lú ]
指殿旁庐幕,为朝臣候朝及值宿之所。
野委 [ yě wěi ]
周 代在王城郊野屯积的薪刍。《周礼·地官·委人》:“凡疏材,共野委、兵器与其野囿财用。” 郑玄 注:“野委,谓庐、宿…
毡庐 [ zhān lú ]
(一)、亦作“氊庐”。即毡帐。《新唐书·北狄传·奚》:“逐水草畜牧,居氊庐,环车为营。”宋 梅尧臣《送祖择之学士北使…
承明庐 [ chéng míng lú ]
汉 承明殿 旁屋,侍臣值宿所居,称 承明庐。又 三国 魏文帝 以 建始殿 朝群臣,门曰 承明,其朝臣止息之所亦称 承…
庐居 [ lú jū ]
(一)、住在临时性的简易房子中。《汉书·王尊传》:“请以身填 金堤,因止宿,庐居隄上。”(二)、庐墓。在墓旁结庐服丧…
草室 [ cǎo shì ]
草庐;草房。《后汉书·独行传·范冉》:“遭党人禁錮……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餘年,乃结草室而居焉。” 宋 梅…
学庐 [ xué lú ]
(1).学校。《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髫齓夙孤,不尽家训,及就学庐,便受大典。”(2).学校房舍。《新唐书·李…
一宿 [ yī xiǔ ]
(一)、谓住宿一夜。《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庄子·天运》:“仁义,先王之蘧庐也,…
寓息 [ yù xī ]
止息。《后汉书·独行传·范冉》:“﹝ 范冉 ﹞遭党人禁錮,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
庐落 [ lú luò ]
(一)、庐舍,房舍。(二)、庐帐;毡帐。
火杏 [ huǒ xìng ]
古代火攻用的一种战具。《通典·兵十三》:“磨杏子中空,以艾实之,繫雀足,上加火。薄暮羣放,飞入城垒中,栖宿其积聚庐舍…
蜗庐 [ wō lú ]
(一)、狭小如蜗壳的房子(二)、蜗庐四壁空。——陆游《蜗庐》(三)、见“ 蜗牛庐 ”。
庐君 [ lú jūn ]
相传古有名 匡俗 者结庐隐于 庐山,屡逃徵聘,时人敬事之,称为 庐君。参见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
弩庐 [ nǔ lú ]
置连弩车之庐。一说,为弩手所居之庐。
三谒茅庐 [ sān yè máo lú ]
释义 义参「三顾茅庐」。见「三顾茅庐」条。
幕天席地 [ mù tiān xí dì ]
以天作幕,以地作席。形容性情豁达旷放。也指露宿野外。晋刘伶《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宋林正大《括沁园春》…
庐山之真 [ lú shān zhī zhēn ]
释义 义参「庐山真面目」。见「庐山真面目」条。
康庐 [ kāng lú ]
宋 时 庐山 的别称。 宋 辛弃疾 《贺新郎·题傅岩叟悠然阁亭》词:“是中不减 康庐 秀。倩西风,为君唤起,翁能来否…
禁卢 [ jìn lú ]
见“禁庐”。
宫庐 [ gōng lú ]
庐舍。
庐岳 [ lú yuè ]
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