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事 [ xiū shì ]
(一)、指治理政事。(二)、成事,解决回题。(三)、特指治馔之事。
事修傍兴 [ shì xiū bàng xīng ]
修:整治;谤:诽谤;兴:兴起。事情一进行整治,诽谤也就会兴起。指革新者总会受保守者的诽谤。
修事指南 [ xiū shì zhǐ nán ]
修筑 [ xiū zhù ]
修建(道路、桥梁、房屋等):修筑机场。修筑码头。修筑工事。
断恶修善 [ duàn è xiū shàn ]
断绝坏事,修行善业,做好事。
禊堂 [ xì táng ]
修禊事之堂。
内修政治,外治武备 [ nèi xiū zhèng zhì wài zhì wǔ bèi ]
修:修治;政治:政策;治:管理;武备:军备。对内修明政治,对外做好军事准备。
敹甲 [ liáo jiǎ ]
谓整修军事装备。
修剡 [ xiū yǎn ]
修治名刺也。宋、胡继宗《书言故事·谒见类》:「常修剡谒见,申屠蟠传,作门状曰修剡。」
戎缮 [ róng shàn ]
备战与修缮宫室之事。
修旧 [ xiū jiù ]
修缮旧事务也。《公羊传·庄公二十九年》:「新延厩者何,修旧也。」
史祸 [ shǐ huò ]
因修史而召致的祸事。
缮甲厉兵 [ shàn jiǎ lì bīng ]
缮甲:修治铠甲。指做军事准备。
禊川 [ xì chuān ]
古人修禊事活动所滨临的水流。
逆修 [ nì xiū ]
佛教谓预修佛事以求死后之福。
静棂 [ jìng líng ]
坛静(道家奉经修事之处)的窗櫺。
消极修辞 [ xiāo jí xiū cí ]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划分修辞现象的两大分野之一,与“积极修辞”相对。这种修辞大体是抽象的,概念的;以明白、通顺、平匀…
文人雅士 [ wén rén yǎ shì ]
有学问和处事修养的孤高的人。
修换 [ xiū huàn ]
(一)、修理更换。宋 欧阳修《论罢修奉先寺等状》:“栋宇坚壮,莫不精严,虽数百年,未必损动。近年以来,不住修换。”(…
拜水忏 [ bài shuǐ chàn ]
从事慈悲水忏法的修行。参见「水忏」条。
修内司 [ xiū nèi sī ]
南宋官名。掌宫城太庙缮修之事。《宋史·职官志》:「将作监、修内司,掌宫城太庙缮修之事。宋、曹士冕《法帖谱系》:「《淳…
场功 [ chǎng gōng ]
指修筑场地和翻晒、脱粒等农事。功,工作。
讽喻 [ fěng yù ]
一种修辞手段。用说故事等方式,含蓄婉转地说明事物的道理。
讳饰格 [ huì shì gé ]
修辞格的一种。说话时遇到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其它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修辞手法叫做讳饰。
老不晓事 [ lǎo bù xiǎo shì ]
年老糊涂,不明事理。汉 杨修《答曹植书》:“修 家 子云,老不晓事,彊著一书,悔其少作。”唐 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