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人 [ dǎng xiàng rén ]
党项羌 [ dǎng xiàng qiāng ]
见“党项”。
党员大会 [ dǎng yuán dà huì ]
决定、审议政党活动方针、人事和其他重要事项的最高决议机构。如:「这次的党员大会冲突不断。」
党羌 [ dǎng qiāng ]
党项羌。古代 羌 族的一支。
执政兴国 [ zhí zhèng xīng guó ]
执政党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
党项 [ dǎng xiàng ]
亦称“ 党项羌 ”。古族名。 西羌 的一支。 南北朝 时,分布在今 青海 、 甘肃 、 四川 边缘地带,从事畜牧。 …
达巷党人 [ dá xiàng dǎng rén ]
指七岁而为孔子师的项橐。《论语·子罕》:“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朱熹集注:“达巷,党名。其人姓…
额济纳河 [ é jì nà hé ]
“额济纳”为党项语“亦集乃”的音转,意为黑水或黑河。
政治协商 [ zhèng zhì xié shāng ]
在我国,指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对国家和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所作的协商。是中…
利戈 [ lì gē ]
锋利之戈也。唐、杜牧〈贺平党项表〉:「以利戈春喉,或以长矛挟胁。」
民主党派 [ mín zhǔ dǎng pài ]
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各党派的统称。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
黨項 [ dǎng xiàng ]
古代 羌 族的一支。北宋 时建立 西夏 政权,地区包括今 甘肃、陕西、内蒙古 的各一部分和 宁夏。明 冯梦龙《智囊补…
拨凉 [ bō liáng ]
拔凉中的“拔”实际上是古党项语在汉语方言里的遗存,读“ba",原意是“冰”的意思,也有人考证是“雪、雪花”的意思。
陵母知兴 [ líng mǔ zhī xīng ]
《汉书·王陵传》:“王陵,沛人也……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
西夏 [ xī xià ]
朝代名。11—13世纪,党项族拓跋氏在今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一带建立大夏政权,因在宋之西,宋人称其为西夏。参见“…
黨羌 [ dǎng qiāng ]
党项羌。古代 羌 族的一支。《太平广记》卷三四七引 唐 裴铏《传奇·赵合》:“某姓 李氏,居於 奉天,有姊嫁 洛源 …
微种 [ wēi zhǒng ]
卑微的种族。宋 秦观《序篇》:“党项 微种,盗我 灵武 逾八十年。天诛不迄,作《边防》三篇。”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 [ zhōng guó gòng chǎn dǎng wéi gōng bù guó gòng hé zuò xuān yán ]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为国共合作抗日发表的宣言。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
瓜三 [ guā sān ]
瓜三实际上是古党项语在汉语方言里的遗存,原意是天,上天,神,老天爷的意思。
黨人 [ dǎng rén ]
(一)、同乡里的人。《庄子·外物》:“演门 有亲死者,以善毁爵为官师,其党人毁而死者半。”郭象 注:“党,乡党。”(…
滨近 [ bīn jìn ]
临近,靠近。《三国志·魏志·王观传》:“观 教曰:‘此郡滨近外虏,数有寇害,云何不为剧邪?’”《新唐书·西域传上·党…
将臣 [ jiāng chén ]
武臣。与儒臣相对。《新唐书·李福传》:“时 党项羌 震扰,议者以将臣贪牟产虏怨,议择儒臣治边。”
逆党 [ nì dǎng ]
(一)、结伙作恶的人;叛逆的党人。(二)、指反动政党。
反对派 [ fǎn duì pài ]
(一)、对习俗、法律、政策或运动的反对者。(二)、特指反对某项事物(如一项政策或政党)的集体。(三)、辩论时持反对意…
一述三评 [ yī shù sān píng ]
一述,就是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在党员大会上述职说事。在述职说事时,要紧扣向群众承诺的事项,向党员汇报工作进展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