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管 [ jiā guǎn ]
装有葭莩灰的玉管。
葭律 [ jiā lǜ ]
亦称“葭管”。装有葭莩灰的律管。
葭琯 [ jiā guǎn ]
装有葭莩灰的玉管。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緹室葭琯以候气,多为管以参验。”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岁钥 [ suì yuè ]
犹岁月。钥,指候气用的葭管。
葭灰 [ jiā huī ]
葭莩之灰。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
鸣葭 [ míng jiā ]
(一)、古代管乐器。葭,通“笳”。(二)、吹奏笳笛。
入律 [ rù lǜ ]
古代以律管候气。节候至,则律管中的葭灰飞动。“入律”犹言节气已到。
吹葭 [ chuī jiā ]
古代候气之法,以葭莩灰填律管之内端,气至则灰散。
元籥 [ yuán yuè ]
即律管。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之一:“淑气渐滋于元籥,元声默应于黄鐘。”古人以十二律管定十二律,又以十二律与十二…
蒹葭 [ jiān jiā ]
(一)、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二)、《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葭思 [ jiā sī ]
“蒹葭之思”的省语。旧时书信中常用作对人怀念的套语。语本《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灰飞冲素 [ huī fēi chōng sù ]
谓节候更易。节气至则葭灰飞动,冲开覆于律管口上之缇素。《隋书·律历志上》:“每其月气至,与律冥符,则灰飞衝素,散出于…
冬灰 [ dōng huī ]
(1).占冬至节的葭灰。葭即芦苇。古人将芦苇膜烧成灰放入不同的律管中以占节候,某律管中葭灰飞出,即知某节候到。冬至节…
附葭 [ fù jiā ]
语本《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羣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后因以“附葭”喻攀附戚谊。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
灰燧 [ huī suì ]
葭灰与燧火。借指岁月。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碑》:“遭太夫人忧,苫草坟塋,以终灰燧;形骸毁瘠,逾於丧礼。”参…
岁籥 [ suì yuè ]
犹岁月。籥,指候气用的葭琯。
兼葭 [ jiān jiā ]
犹蒹葭。芦苇。比喻柔弱微贱者。
灰动 [ huī dòng ]
指葭莩之灰飞动。灰动则节候更易。
璇籥 [ xuán yuè ]
亦作“璿籥”。古人用以测定气候的玉管。 南朝 梁简文帝 《谢赐新历表》:“璿籥环璣,凤司肇律。”《宋史·乐志十六》:…
乌蓲 [ wū qiū ]
芦苇的别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卑溼则生藏莨蒹葭” 裴駰 集解引 晋 郭璞 曰:“葭,芦也,似苇而细小。 江 …
诸次 [ zhū cì ]
(一)、山名。(二)、水名。后又名葭芦川、沙河。
葭莩之亲 [ jiā fú zhī qīn ]
葭莩:芦苇杆内壁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
列葭 [ liè jiā ]
川名。在河北省南和县之南。《汉书·地理志下》:「广平国。南和。」注:「列葭水,东入虒。」;《清一统志》:「宜隶顺德府…
候灰 [ hòu huī ]
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以占节气变化,谓之“候灰”。又名葭灰。 明 梁少白 《破齐阵·咏时序悼亡》套曲:“时移日渐…
葭莩之情 [ jiā fú zhī qíng ]
葭莩之情是汉语词汇,指亲戚间的感情。